蘇州玉雕名家 蘇州玉雕大師
蘇州玉雕名家
1、線雕:一般指以陰線或陽線作為造型手段的紋樣雕刻,介乎雕刻與繪畫之間。所刻、所雕的點與線條,應該出神入化地將字或畫的美感和魅力表現出來。
2、圓雕:指不附著在任何背景上、適于多角度欣賞的、完全立體的雕刻。包括頭像、半身像、群像以及動植物等類型的造型。圓雕的構思有兩種情況:一是“因勢造型”,即根據玉料的自然形態、肌理所蘊含的美感,進行創造性的另一種情況是先有構思,然后選用適當的玉料。
3、半圓雕:指使用圓雕技法,刻成所要表現的主要部分,舍棄次要部分,形成一半是圓雕的藝術形象,而另一半,有的仍是原石塊或原器物,也有用圖案、景物、平面等不同手段作襯底的。這種形式的制作比圓雕方便,并且可以與浮雕結合組成一個畫面,因而在玉雕、石窟摩崖及數千年來的古銅器等藝術品中,常和各種浮雕與線刻裝飾紋樣互相配合,同時出現,具有很高的藝術水平。
4、浮雕:指在平面上雕出凸起的形象,是在平面上表現立體層次的一種雕刻技藝。依照表面凸出厚度的不同,可分為“高浮雕”、“淺浮雕”。我國原始社會器物上的線刻裝飾,也屬于浮雕范圍,商周至戰國的玉雕及青銅器上都廣泛使用它作為裝飾與表達思想意識及信仰。
玉器浮雕的構思多取畫稿的形式。所以,一件浮雕作品,首先要看它凸起的形象有沒有藝術效果,線條流暢與否;其次應該注意形象卜面的地一一“地子”是否深淺一致,是否在同一水平面上。在人的視點和浮雕面的關系上,優秀的作品往往能達到非常巧妙的藝術透視效果。
5、浮雕層次:指把實物立體形象壓縮成浮雕時,處理由浮雕底層到浮雕面之間的復雜起伏關系,并將其歸納成若干不同深度的水平層次,亦即使浮雕畫面上人及物重疊若干次。使之適應光線,造成觀者錯覺,產生浮雕形象的浮起和獲得空間感。
6、透雕:一般是指將底板鏤空的浮雕,即:將形象之間不表達具體內容的那部分剔除(鏤空),這樣,可從正面透過鏤空處看到浮雕背面的景物。透雕分單面雕、雙面雕。在業內,單面雕又被稱之為“拉花”。
透雕與浮雕的區別在干透雕可以正反兩面看,而浮雕只能從一個面去欣賞。雙面雕兩面的內容不盡相同,透雕的作品一般都有邊框,所以,收內人十稱之為“鏤空花板”。
7、鏤空:這是吸收線雕、圓雕、浮雕和繪畫的優點,融會貫通而形成的一種獨特的雕刻藝術。有“立體鏤雕”(圓雕式)、“平面鏤雕”(浮雕式)之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