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丘黑石材防護劑的升級過程,我們來簡單的認識一下:
*一代防護劑——石蠟,也是最早的防護劑。采用在章丘黑石材表面涂覆的方法在其表面形成致密的蠟膜,從而阻隔水、油、灰塵等污物的侵入。但蠟水將石材的微孔完全封堵,阻礙了石材的透氣性,使石材內部的水分、石材底部的水分無法正常排出,極易在石材上形成水漬、濕痕、反堿等“病癥”。另外,蠟膜較黏,且易受污染,形成蠟垢,更不易清洗,蠟膜的耐磨性也很差,需要經常打蠟才能維護其光澤,如果在某些部位經常打蠟,會使該部位石材顏色變深,失去原有色彩的質感,從當初防護的目的又變成了人為的破壞。蠟的涂覆只是在地面使用容易操作,在立面及高層使用就相當困難,更為困難的是一旦蠟滲透到石材內部,一般將很難清除,除非將石材打磨掉,費時費力,很不經濟。所以,蠟是“暫時性”的防護劑。隨著人們對蠟性能的逐漸的認識,現在已經很少用蠟作為石材防護劑了。因蠟的使用帶來了新的石材“病癥”,也出現了專門用于去除蠟的石材化學品——除蠟劑。
第二代防護劑——非滲透型膜層涂料。這種防護劑包括有色和無色系列,它是在石材的表面形成一層致密的保護膜,使石材與污染源的隔絕,從而達到防污、防水、防油的目的。此類產品一般是通過有機溶劑溶解或稀釋一些高分子材料抽取防護劑,如樹脂類材料、有機硅等。與石蠟相比,其防水性、耐污性、壽命、使用范圍都有很大提高,但透氣性仍較差,使石材內及石材背部的水分不能排出,易使石材產生“病變”,而化學品的覆膜還會改變中國黑石材的質感和色澤。另外,在對抗紫外線、老化性、耐久性等方面表現也不突出,而且覆膜易磨損,起層、脫落,需要經常修補。由于此類防護品使用的有機溶劑揮發后才能形成固化膜層,故而揮發物具有毒性,產品易燃,在施工時易對人造成傷害和環境污染。膜層涂料防護劑作為快速防護產品得到了部分企業的應用,但從整體角度來看,此類防護劑還是在一些低端產品中使用較多。
第三代新型滲透型、浸潤型防護劑開發成功,徹底解決了以前防護劑不透氣、防護效果差等問題。滲透型防護劑也是目前應用最廣泛、實用效果最突出的防護劑。其原理是通過溶劑將有機物滲透到石材表面及深層,在表層及深層形成保護膜,從而達到防污、防水、防油等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