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創業的朋友,在組建公司時,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問題。如在廣州注冊公司需要哪些流程、營業地址安排在哪里好、后期需不需要申請一般納稅人等,那么在股份比例分配好、期權池安排好后,公司的注冊資本如何設定呢?
我們先來看一個案例:
朋友創業做一個技術開發類的有限責任公司,前期做預算,公司的籌備開辦費用、辦公/生產設備采購費用、房屋租賃裝修費、一年的工資預算、其它流動資金預算加在一起,約需要100萬元。公司股權分配好后,大家商量,目前在認繳制下,注冊資本多大為合適?100萬元,500萬元,還是1000萬元,3000萬元?還是反正是認繳制,越多越顯得有實力,隨便認繳1個億吧?
我們可以進行如下分析:
一、注冊資本認繳制和實繳制操作上的的區別
實繳制注冊公司是怎么操作的:
例如:注冊一個100萬的公司,需要到銀行開一個賬戶,然后把100萬存在這個賬戶上,找會計師事務所出具驗資報告,然后再拿這個驗資報告到工商局辦理工商登記。
認繳制注冊公司是怎么操作的:
例如:現在注冊一個100萬的公司,不需要到銀行開戶,也不需要將這100萬存到銀行,直接到工商局辦理就行了,不過,這100萬還是要交的,在公司章程記載期限內交清。
二、創業公司多少注冊資本才合適?
既然不需要驗資,那是不是隨便報多少注冊資本都可以?理論上,除仍舊實行法定注冊資本的行業外(比如銀行、保險、證券、融資租賃、建筑施工、典當、外商投資、勞務派遣等十四類行業),隨意報多少注冊資本都是可以的。但作為創業者,應當有比較嚴謹的資本意識和法律意識,注冊資本不是隨便報多少都可以的。
設定注冊資本,要考慮以下因素:
1、創業股東的出資能力。量入為出是顛撲不破的真理,只能出10萬元的創始人,認繳100萬元,會有心理/經濟負擔。因為,簽訂出資協議后,公司需要繼續出資時,這100萬元是要陸續到位的;
由此可見,我們不能隨便說注冊資本一個億,否則,將承擔認繳一個億的法律責任。理性客觀的設定初創公司的注冊資本,其實是法律行為,請創業者們切切記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