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北驢屬小型驢。
主要產區:華北驢主要產于陜北黃土高原以東、長城以內至黃淮海平原,并分布到東北三省。是一類小型驢。
環境條件:產區內有高原、山區、丘陵和平原,雖然地形、氣候條件存在差別,但都是我國北方主要的糧食和經濟作物產區,飼料來源豐富,農牧業發達,環境條件很適宜驢的生活特性。華北驢是我國北方農業區除牛以外的第二大役畜。由于農業條件差,作物產量低,牲畜養殖水平低,多養小型驢。近幾十年來為適應生產需要,一些農業生產條件較差而畜牧條件好的地區,如沂蒙山區、太行燕山山區、陜北榆林地區、張家口地區、昭盟庫侖旗和淮北等地發揮地方優勢,發展商品化養驢生產。除自用外,大都通過大同、張家口、濟南、濰坊、界首、周口等著名的牲畜交易市場出售,分布到各地。這些驢雖都有其地方名稱,如陜西的滾沙驢、內蒙古的庫侖驢、河北的太行驢、山東的小型驢、淮北的灰驢。但體質外形基本相同,毛色多以灰色為主,遺傳性穩定,故統稱華北驢。
華北驢體小,適應性強,數量大,分布廣,為適應畜牧業商品生產的需要,應通過選育改善其體型結構,提高早熟性和產肉性能。綜上所述,中國驢的數量大,分布面廣,且在長期的自然選擇和人工選擇的作用下,形成若干在體尺、外形結構和生產性能等方面有顯著差異的品種,但過去在小農經濟時期,對驢主要選擇其乘、挽、馱的性能,而在目前和今后的畜牧業商品生產中,我們更需要提高驢的產肉性能。所以,一方面需要加強肉用驢品種的培育,另一方面養驢生產者通過不同品種間的雜交,特別是用關中驢、德州驢等大型品種與當地中小型驢品種雜交,利用雜種優勢,提高驢的生長速度和肉用性能,發展規模化養殖。
華北驢,以其優良的品質深得全國各界朋友的喜愛,以其豐厚的經濟效益,成為人們發家致富的一條新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