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爐保護方法具體上包括:可分為干法和濕法兩大類。
濕法:
這類方法是具有保護性的水溶液充滿鍋爐,防止空氣進入爐內。根據水溶液的組成不同,有以下幾種。
1、堿液法:
此法是采用加堿的方法,使鍋爐中充滿PH值達10以上的水。使金屬表面生成耐腐蝕性保護膜,以防止溶解氧對金屬的腐蝕。所用堿液為NaOH、Na3PO4或者二者的混合液。常用堿液配制方法是:將NaOH(4kg/m3)和Na3PO4(1.5kg/m3)放入容器內,用軟水溶解后,再用泵從鍋爐下部聯箱送入爐內。注意要保持溶液堿濃度均勻。
2、亞硫酸鈉保護法
亞硫酸鈉是一個還原劑,能和水中溶解氧作用生成硫酸鈉。從而防止金屬表面遭受溶解氧腐蝕。另外還可以采用磷酸三鈉、亞硝酸鈉混合溶淮的保護方法。此法是基于這種混合液能在金屬表面形成保護膜,從而防止金屬的腐蝕。采用這二種濕法保護時,鋸爐啟動前應將溶液排放干凈,并進行徹底清洗。
3、熱法
此法用于停爐時間在10天以內。方法是在汽包上方安裝一個水箱,用管子和泡包相聯通。鍋爐停用后,充滿除過氧的水,水箱中大半充滿著水。水箱用外來蒸汽通入加熱,使水箱中水經常保持沸騰狀態。鍋爐水的損失可由外來蒸汽加以補充。這個方法比較簡單,且停爐后再投入運行也方便,只要把水箱和汽包切斷就可以了。這個辦法的缺點是要有外來汽源供汽。有人建議采用小水箱上加一層煤油的辦法來防止空氣中氧氣進入鍋爐,這樣就不需要加熱了,這種建議可供參考。
4、成膜胺停(備)用保護方法是在機組停機進行過程中,當鍋爐壓力、溫度降至適當條件時,向熱力系統加入有機胺類成膜藥劑,藥劑隨著汽水進行循環,藥劑分子緊密吸附在金屬表面并依次有方向的排列,形成具有“屏蔽作用”的分子保護層,阻止電荷和腐蝕性物質(氧、二氧化碳、水分)在金屬表面的遷移,從而達到阻止金屬腐蝕的目的。具有保護周期長、保護范圍廣、適用于開放式檢修和操作簡便等特點,能夠有效減緩機組停備用期間熱力設備的腐蝕,提高機組的運行安全性和經濟性,延長設備使用壽命。該藥劑主要成分為以十八烷基胺為主的高純直鏈烷烴類成膜胺,同其它有機胺衍生物類或復配的成膜胺藥劑相比,具有藥劑成分明確、成膜效果好、無點蝕和腐蝕危害性、分解產物單一等特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