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窯鑒定要點:
1,看胎.胎色、胎質是否符合其特征。宋代官窯器的胎色呈灰黑色或深灰色(紫灰),均色深,故稱“黑胎”,其著名的“紫口鐵足”特征的形成,完全是由于胎色所致。而雍正的仿宋官窯器,胎色為白色、灰白色和淺灰色,這樣的胎色在器口釉薄處和足根露胎處不可能形成紫口鐵足。
2,看釉。是否透亮,呈乳濁狀?釉色是否純正?施釉是否符合官窯規律?一是釉質的差異。宋代官窯器釉質肥厚,酥光寶暈,有玉質感。釉下氣泡顆粒大而明亮,并累疊密集,如史料“聚沫攢珠”之述。釉色以粉青、天青、炒米黃等色為多。雍正仿宋官窯器釉層較薄,釉下氣泡小而疏,釉表多數均透明光亮而欠潤澤。釉色以豆青、灰藍、月白為多,有的甚至接近亮白。
3,看開片紋是否大小自然,深淺有致。宋代官窯器的紋片有大小開片兩種,大開片紋痕長而粗壯,有的紋痕在瓷器上自上而下呈經線走向一直到底,如一根牛毛一樣垂披于臀,因此有“牛毛紋”之稱。即使是小開片的瓷器,也不乏有幾條較長較粗的紋痕。紋痕的顏色以鱔血、魚籽黃、墨色、油灰居多,鱔血者為上品。雍正仿宋官窯器以小開片居多,紋痕粗細大體相差不大,迄今未見有牛毛紋者。紋痕顏色比較單調,基本為黑色或淺黑色。
4,看口、足。宋代官窯器有滿釉裹足支燒和足根露胎墊燒兩種,前者器底有支釘痕,后者足根露胎為鐵足,足部修胎比較粗糙,底部無款識。雍正仿宋官窯器除了足根施以醬釉以外,其足部修胎十分精細規整。
征集范圍:
名家字畫:中國古代及近現代名家書畫,油畫、水粉畫及其他藝術形式不限。
精品陶瓷:古代各窯口到代官窯器,以宋五大名窯、元、明、清官窯瓷為佳。
翡翠玉器:高古玉,明清和田玉,A級翡翠為上. 要求玉質佳、雕工精。
雜項清玩:竹木牙雕、文房四寶,田黃,雞血石,金銀器,青銅器等。
明清家具:各種材質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黃花梨為好。
『專家團隊:葉佩蘭、張淑芳、蔣文光、單國強、張燕燕、張寧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