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窯的鑒定方法||哥窯的拍賣價格
2011年7月4日,故宮博物院古陶瓷檢測研究實驗室在對宋代哥窯青釉葵瓣口盤進行無損分析測試時發生文物損壞。是由于實驗室科研人員操作失誤,導致樣品臺上升距離過大,致使國家一級文物青釉葵瓣口盤受到擠壓損壞。
據考古專家道,現今哥窯保留完整的不過幾百件,也是為何現在哥窯在市場上水漲船高的原因之一。現在也由資深古董經紀人黃小姐給大家講講哥窯的鑒定方法和市場價格。聯系黃小姐:15102048937。
哥窯的基本鑒定方法:
裂紋 :哥窯器必須具有眾所周知的“金絲鐵線”、“紫口鐵足”。前者是哥窯的與眾不同的裂紋,大紋為“鐵線”,有的顯藍,大紋中套的小紋為“金絲”,有的不一定顯金黃,大紋小紋合稱為“面圾破”,它應當是密而不疏,曲而不直;后者是哥窯顯露的較為特殊的胎色,但兩者往往如魚與熊掌一樣不可兼得
釉色 :哥窯屬青瓷系列,釉色為青釉,濃淡不一,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黃等色,因窯變作用,釉色多顯兩種或兩種以上的色澤,非人為主觀意志所為。胎質有瓷胎和砂胎兩種,少花紋,無年款。胎色有黑灰、深灰、杏黃、淺灰等。釉面不光潔,但有一層如酥油之光,釉質較深濁不清透,釉層厚薄不勻,蘸釉立燒之器,底足之釉最厚,有的可達4毫米。
底足 :哥窯的底足也頗為特別,其圈足底邊狹窄平整,非寬厚凹凸,足之內墻深長,足之外墻淺短,難以用手指提拿起來。
攢珠聚球:就是哥窯最主要、最奇妙、最令人稱道、又最被人忽視的特征,即所謂“攢珠聚球”。哥窯有大小不同的兩種氣泡,其排列形式不是間雜錯落,而是較為整齊地排列在一起。聚球式的氣泡比攢珠的氣泡數量要少得多,一般呈圈形排列在器物之內壁,像一個很厚的環。“攢珠聚球”它是當之無愧的劃分真假哥窯的一條必不可少的重要依據。
廣州儷寶國際展覽服務有限公司強勢進駐第二十屆廣州藝術博覽會:
一、征集范圍:
明清家具:各種材質的硬木家具,以紫檀和海南黃花梨為佳。
有好藏品不怕賣不了好價錢。我是征集部的黃經理:15102048937 QQ:3116249260 020-28821323廣州市越秀區東風東路836號東峻廣場3座1601--03室(地鐵1、5號線到楊箕站E1出口向前200米即到東峻廣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