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塑復合管在八十年代初就已出現,到九十年代得到重大發展,主要有兩種生產工藝:
a.先做搭焊式縱向鋁管,然后再成型的鋁管上做內外層的塑料管,稱為搭接法生產工藝;
b.先做內層的塑料管,然后再在上面做對焊的鋁管,*后在外面包上塑料層,稱為對接法生產工藝。
這兩種方法都是將內外層的塑料層通過粘結層與鋁層聯接在一起,這樣管材結構總共分為五層。
目前國內的鋁塑復合管生產工藝主要來自德國的尤尼克公司,即采用搭接法共擠成型。其顯著特點是鋁層在焊接點有一搭接結構,鋁層一般較薄,約0.2~0.3毫米,生產設備結構簡單,投資較低。搭接型管材在整體性能上比塑料管有很大提高,但也存在許多不足之處,如:
整體壁厚不均勻,會影響與管件的連接質量
各層同心度較低,管材圓度不夠
鋁層薄,管材機械強度較差,特別是大口徑管材
產品主要集中在32毫米以下的小口徑管材
從嚴格意義上來看,采用搭接法生產的鋁塑復合管應屬于塑料管范圍,美國產品標準為壓力管ASTM F 1281、1282。
采用對接法生產的鋁塑復合管一般采用亞弧焊等焊接工藝,將鋁帶焊接為一均勻壁厚的鋁管,這種管材的鋁層厚度可根據管材的直徑規格和耐壓條件自由選擇,可以從0.2到2毫米。由于管材中間層為一高強度鋁管,具有金屬管在強度和可靠性方面的優勢,管材的圓周強度較高,彎曲半徑4D,*小可達到2D。同時,由于嚴格的控制工藝保證了管材尺寸精度,各層均勻,加工速率高。與搭焊法相比,設備投資較高,但可生產*大至63毫米直徑的復合管,且原材料成本基本一樣,所用高分子材料可根據應用場合的不同進行選擇、調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