翡翠又稱硬玉。顏色以綠為主,另有紅、黃、白等。紅者稱翡,綠者謂翠。其優(yōu)劣標準在于色和地。論色當以綠為貴,越濃越鮮越佳;而地則要透、凈,具有水分感,俗稱“玻璃地”。色質(zhì)俱佳的翡翠印難覓,是玉印之王,價高無比。
質(zhì)量鑒別
1.色澤。真品翠色濃艷純正。而有些偽品是用白玉、蛇紋石、澳洲玉、韓國玉、云石甚至雜石,經(jīng)脫色后,灌入高硬塑料漿并作加色處理,或浸入綠色液體制成“加色翡翠”,在強光下觀察,可見綠色紋路,雜亂而細小;有的雖不顯紋路,但渾濁不清,光澤差,其重量比真品輕。
2. 翠性。天然翡翠對著強光觀察,可見其中有其他礦物顆粒的翠色閃光,稱為翠花或翠性;用玻璃、塑料、瓷料制成的偽品都無此種“翠性”特征。
3.硬度。天然翡翠是硬玉,摩氏硬度是7度,用鋒利的刀具刻劃,不會留有痕跡;假玉硬度低,利刀可刻劃出痕跡。
4.質(zhì)地。天然翡翠質(zhì)地透明或半透明,表面油潤亮澤,仔細觀察,可見近圓形的稍透明“鹽粒”和圍繞其周圍的纖維狀物質(zhì)。
5.相對密度(比重)。天然翡翠結(jié)構(gòu)堅硬緊密,無氣泡,密度較大,敲擊時聲音清脆;偽品則結(jié)構(gòu)較松或有氣泡,密度較小,敲擊聲音沙啞不清脆。
6.聽聲音。越好的翡翠聲音越清越悠揚,象風鈴的聲音一樣動聽!
在歷年的拍賣記錄中已表明:滿綠色玻璃種的翡翠玉成品,一件掛件成交價達幾百萬元,一粒指頭大小的戒面成交價達千萬元,一只手鐲成交價達一千九百萬元,一串珠鏈成交價達八千萬元,等等...
據(jù)不完全統(tǒng)計的單份成交情況看,約有超過70%的成交價略高于底價,有20%左石的成交價高出底價1倍至2 倍;有近10%的競爭非常激烈,有的甚至高出底價10倍以上成交,或許從另外一個側(cè)面反映出有色、種好的翡翠原料價格漲了不少。
征集范圍:
字畫:國畫 油畫 書法 佛像畫 書畫 山水畫 水墨畫 人物畫 花鳥畫
瓷器:青花瓷器 粉彩 琺瑯彩 斗彩 哥窯 汝窯 官窯 定窯 鈞窯 五彩
玉器,和田玉 翡翠 田黃石 雞血石 黃龍玉 高古玉 貔貅 古玉 藍田玉
錢幣:銀元 銅幣 古錢幣 紀念幣 袁大頭 光緒元寶 錯版幣
奇石:天然奇石 隕石 玉原石 石硯 印章 石雕 石刻
雜項:紫砂壺 陰沉木 酸枝木 紫檀 沉香木 各類家具 竹雕 黃花梨
業(yè)務(wù)聯(lián)系人:林總
征集熱線:15814599090
征集地址:廣東省廣州市天河區(qū)天河28號時代廣場6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