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殖技術土元-加盟土元效益
地鱉(ground beetle )別名: 可泡蟲、地鱉蟲、土鱉、過街、地烏龜、節節蟲、臭蟲母等、土元。屬于昆蟲,身體扁,棕黑色,雄的有翅膀,雌的無翅。常在老式土質住宅墻根的土內活動。是市場緊缺的中藥材,隨著自然環境的破壞,以及國內外市場需求量的逐年擴大尤其以其質量優良而文明遐邇,野生土元已經遠遠不能滿足市場的需求,在中國亳州中藥材交易市場上的價格逐年攀升[1] 。也叫蜇蟲(zhèchóng),通稱土鱉。鱉蠊科昆蟲地鱉(Eupolyphagasinensis Walker) 或冀地鱉 (Steleophaga plancyi ) 的雌蟲干燥體。捕捉后,置沸水中燙死,曬干或烘干。
地鱉是一種重要的藥用昆蟲,生活于陰暗、潮濕、腐殖質豐富的松土中,怕陽光,白天潛伏,夜晚活動,生長最適溫度28~30℃,低于0℃或高于38℃會引起成蟲和若蟲的大量死亡,下降到
地鱉 生活習性8℃就停止活動,進入休眠期。
地鱉完成一個世代,需要經過卵、若蟲和成蟲三個階段。雄蟲從若蟲到長出翅膀,約需8個月,雌蟲無翅,成熟約需9~11個月。雄蟲交尾后5~7天死亡。雌蟲交尾后一周即可產卵,且一次交尾終生產卵。
地鱉為雜食性昆蟲,取食特點中喜食新鮮的食物,最喜吃麩皮、米糠,其次為玉米面、碎雜糧、花生餅、豆粕、雜魚、肉及各種青草菜葉、瓜果皮、雞、牛糞等粗料。如用青草等飼料單喂生長慢,全價料可用72%麥麩、玉米面20%、豆餅5%、動物性飼料3%(熟喂)。喂時要用開水燙,另加30%~40%青菜或瓜果類。用全價飼料飼養5~6個月,個體可長成成蟲
地鱉蟲是野生昆蟲,以往靠捕捉為藥物來源,近些年來由于舊房翻新,油房、糧倉等木地板改為瀝青、水泥地坪以及除四害講衛生列入日常工作,使地鱉蟲失去了自然孳生場所,因此單靠捕捉自然生長的蟲子遠遠不能滿足國內藥用和出口的需要,為了廣開藥源,全國許多地方進行了人工飼養,取得了顯著效果,人工飼養的地鱉是可以大量繁殖的
湖北金航農合網絡科技有限公司/養殖技術土元-加盟土元效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