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
紫砂壺是中國漢民族特有的手工制造陶土工藝品,紫砂壺制作始于明朝正德年間,制作原料為紫砂泥,原產地在江蘇宜興丁蜀鎮。紫砂壺在拍賣市場行情看漲,是具有收藏價值的“古董”,名家大師的作品往往一壺難求,正所謂“人間珠寶何足取,宜興紫砂最要得”。據說紫砂壺的創始人是中國明朝的供春。從明武宗正德年間以來紫砂開始制成壺,名家輩出,500年間不斷有精品傳世。古來名壺,從明正德嘉靖年間供春的樹癭壺、六瓣圓囊壺,到季漢生創意設計、曹安祥制作的同時能泡兩種茶水的紫砂鴛鴦茶器 ——中華龍壺,每一把壺都獨具匠心,在壺的欣賞性上下功夫。因為有了藝術性和實用性的完美結合,紫砂壺才這樣珍貴,令人回味無窮。更加上紫砂壺泡茶的好處、和茶禪一味的文化,這就又增加了紫砂高貴不俗的雅韻。歷代流傳的紫砂壺型制都有一定名稱,至今還有數十種流行。如洋桶、一粒珠、龍蛋、四方、八方、梅扁、竹段、魚兒龍、壽星等,仍普受歡迎。現代人較注意紫砂壺的收藏價值,單從其收藏價值考慮,紫砂古壺價值連城、寸柄之壺則更珍貴。當今,鑒定宜興紫砂壺優劣的標準歸納起來,可以用五個字來概括:“泥、形、工、款、功”。前四個字屬藝術標準,后一字為功用標準。
拍賣紀錄:據介紹,明清時期的紫砂壺價格一般上萬元,明代名家名作可達10-15萬元,清代名作也要5-10萬元。國內最貴的紫砂壺是清朝制壺大家邵大亨的作品“龍頭一捆竹”,市價達40萬美元。由于明清紫砂大師供春、時大彬、陳鳴遠、陳曼生、楊彭年、楊鳳年的作品十分難得,因此給現當代紫砂大師如顧景舟、朱可心、蔣蓉等的作品留下了升值空間。如已于1996年去世的現代名家顧景舟的茶壺,在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其價格才380元此外,蔣蓉等的作品價位一般也在10-20萬。
顧景舟提璧組壺拍賣 成交價1782.5
時大彬制圈扭壺拍賣 成交價1344萬
陳鳴遠南瓜壺拍賣 成交價 842萬港元
蔣蓉 范曾合作蓮藕倒流壺拍賣 成交價134.4萬
征集單位:廣州佳士德展覽有限公司
聯系人:陳經理
手機:15975510915
QQ:1151435736 微信:1151435736
評鑒范圍:瓷器,玉器,字畫雜項
地址:廣州市天河北路時代廣場6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