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4月1日訊 記者劉松柏報道:汽車維修亂收費、網店售假、紅木家具“貼皮”橫行……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日前通報2014年中國產品和服務質量調查情況。調查顯示,汽車、電商、家具、凈水機、電信、保險等8個行業質量誠信問題較為突出。
買得起,養不起,更修不起,已經成為汽車業主*大的心病。調查發現,一些汽車4S店利用多數消費者在汽車維修、保養細節上的不夠了解,本來只是小毛病,偏要開出幾百元甚至上萬元的維修單。此外,車輛召回不及時,服務承諾不兌現,虛報維修、保養項目,零件以次充好以及維修時間過長,隨意抬高工時單價等也讓消費者苦不堪言。
“鞋靴、服飾、母嬰用品、營養健康及個人護理產品成為假冒偽劣重災區。”國家質檢總局法規司司長許新建說。隨著電子商務的發展,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利用互聯網購物和接受服務,但由于網上購銷雙方不直接見面,個別網銷產品與實物相差甚遠。
此外,紅木家具市場中以次充好、假冒偽劣的現象屢見不鮮,屢禁不止;凈水機替換濾芯的價格和使用時效由各廠家自行標示,行業沒有統一標準;保險行業投保容易、理賠難沒有根本好轉;電信行業增值服務商單方開通收費項目,運營商未告知用戶單方面停機,單方面自動延期并收取費用等,嚴重侵害了消費者合法權益。
據了解,去年6月至12月,中國質量萬里行促進會先后對北京、杭州、南京、長沙、廣州、青島等10。ㄊ校┯嘘P企業(單位)的產品和服務質量誠信承諾情況進行了明察暗訪,累計查訪企業1662家,涉及22個行業,267個品牌。其中,合格品牌235個,占調查總數的8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