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社會責任和道德成為公眾矚目的焦點,社會學專家認為:今天的管理者比以前的管理者更具社會意識和職業道德,可問題的癥結在于,人們對企業的要求,遠遠高于企業所做的。
十幾年前,許多可以獲利但污染很大的企業可以紛紛上馬,獲得支持,但在今天它們受到了嚴格控制,如造紙行業,小型新廠不能上馬,那些因規模較小而無力治理污染的企業也紛紛被勒令停業,有能力污染而沒有去做的企業全都被迫去做好治污工作。人們對企業的要求越來越高了,管理者必須適應這種要求。社會期望的變化,迫使管理者必須使自己的經營管理適應這些期望,而且不斷地調整完善自己的道德標準。
一位行為科學家提出影響領導效率的5種激勵特征和7種品質特征是:對工作穩定件的需要;對金錢獎勵的需要;對指揮權力的需要;對自我實現的需要;對職業成就的需要;創造與開拓,是否能開拓新辦向;指揮能力的大小;自信心強弱;是否受下級愛戴和親近;決斷能力強弱;成熟程度尚低;才能大小。
另一位行為科學家對企業家應具備的品質條件進行了研究,指出企應具備以下條件:能同人合作,用感化和說眼的辦法贏得人心;實事求是地決策,并能高瞻遠矚;善于授權,把適合的職權授予下級,而自己抓大政方針和重要事項;善于把人力、物力、財力組織起來,調動下級的積極性;靈活機動,權宜應変,不墨守陳規;責任心強,對己要求嚴格;對新鮮事物敏感,愿意創新;勇于負責,敢冒風險;謙虛謹慎,尊重別人:自持嚴格,受到別人尊重。
尊重社會道德,發揚企業品質,也許會更加適應現代社會。那么什么是管理道德呢?管理道德體現在管理者在經營管理的過程中,對社會、對企業、對所有者、對職工、對消費者所作出的利益或損害。由于社會利益、企業利益、所有者利益、職工利益、消費者利益、管理者個人利益之間是有諸多矛盾的,管理者對這些利益重視程度不同,便會為了謀一方利益而損害另一方利益。所以管理道德便有了很多不同的標準。
本文轉自明陽天下拓展官網轉載請注明出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