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絲繩的彈性減小是較難發覺的,如檢驗人員有任何懷疑,則應征詢鋼絲繩專家的意見。然而,彈性減小通常伴隨下述現象:
a.繩徑減小;
b.鋼絲繩捻距伸長;
c.由于各部分相互壓緊,鋼絲之間和繩股之間缺少空隙;
d.繩股凹處出現細微的褐色粉末;
e.雖未發現斷絲,但鋼絲繩明顯的不易彎曲和直徑減小比起單純是由于鋼絲磨損而引起的也要快得多。這種情況會導致在動載作用下突然斷裂,故應立即報廢。
2.5.8 外部及內部磨損 產生磨損的兩種情況:
a.內部磨損及壓坑
這種情況是由于繩內各個繩股和鋼絲之間的摩擦引起的,特別是當鋼絲繩經受彎曲時更是如此。 b.外部磨損
鋼絲繩外層繩股的鋼絲表面的磨損,是由于它在壓力作用下與滑輪和卷筒的繩槽接觸摩擦造成的。這種現象在吊載加速和減速運動時,鋼絲繩與滑輪接觸的部位特別明顯,并表現為外部鋼絲磨成平面狀。
潤滑不足,或不正確的潤滑以及還存在灰塵和砂粒都會加劇磨損。
磨損使鋼絲繩的斷面積減小因而強度降低。當外層鋼絲磨損達到其直徑的40%時,鋼絲繩應報廢。
當鋼絲繩直徑相對于公稱直徑減小7%或更多時,即使未發現斷絲,該鋼絲繩也應報廢。
2.5.9 外部及內部腐蝕
腐蝕在海洋或工業污染的大氣中特別容易發生。它不僅減少了鋼絲繩的金屬面積從而降低了破斷強度,而且還將引起表面粗糙并從中開始發展裂紋以至加速疲勞。嚴重的腐蝕還會引起鋼絲繩彈性的降低。
2.5.9.1 外部腐蝕
外部鋼絲的腐蝕可用肉眼觀察。當表面出現深坑,鋼絲相當松弛時應報廢。
2.5.9.2 內部腐蝕
內部腐蝕比經常伴隨它出現的外部腐蝕較難發現。但下列現象可供識別:
a.鋼絲繩直徑的變化。鋼絲繩在繞過滑輪的彎曲部位直徑通常變小。但對于靜止段的鋼絲繩則常由于外層繩股出現銹積而引起鋼絲繩直徑的增加。
b.鋼絲繩外層繩股間的空隙減小,還經常伴隨出現外層繩股之間斷絲。 如果有任何內部腐蝕的跡象,則應由主管人員對鋼絲繩進行內部檢驗。若確認有嚴重的內部腐蝕,則鋼絲繩應立即報廢。 2.5.10 變形
鋼絲繩失去正常形狀產生可見的畸形稱方“變形”。這種變形部位(或畸形部位)可能引起變化,它會導致鋼絲繩內部應力分布不均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