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絮凝膜生物反應器”是為滿足2016年1月1日開始強制實施國際海洋組織海洋環境保護委員會
MEPC.227(64)決議通過“生活污水處理裝置的排放標準和性能試驗準則”中的全部技術規范,而研
發的具有全新理念的生活污水處理裝置,適用于船上“黑水”及“灰水”等生活污水的凈化處理,滿足
更為嚴格的污水處理排放標準。
該污水處理工藝及系統產品已申請多項國家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
原理概述
本裝置及處理工藝綜合運用了電絮凝技術、生物處理技術、膜分離技術以及物理分離技術,通過合
理安排處理流程,強化絮凝與生化處理的結合,克服了現有膜生物反應器(MBR)的固有不足,在穩定
脫氮除磷效果、增強污泥活性及阻止膜污染上取得突破。
性能特點
◆本裝置以電離產生的金屬羥基絡合物為污水絮凝劑,
并結合生物好氧、厭氧反應及膜分離技術,且有極強的脫氧
除磷效果。
◆本裝置利用電磁場作用促進污泥中微生物生長,刺激
菌群的良性代謝,有效增強污泥菌體細胞活性。
◆本裝置通過將污水中污染物和懸浮物從自由分布狀態
變成聚集狀態,抑制和避免污染物的附著和滲透,有效阻止
膜污染。
◆本裝置合理安排和規劃接觸氧化、缺厭氧沉淀、膜生
物反應及電絮凝在處理流程主線上的順序,具有理想的處理
流程和工藝結構。
◆本裝置借助電絮凝電極作為犧牲陽極,有效阻止和延
緩裝置本體和機件的腐蝕損壞,大大延長使用壽命。
◆本裝置在污水處理過程中不添加任何化學藥劑,產生
的污泥量少,無二次污染,是一種環境友好型污染物脫除技術裝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