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銅佛像價格怎么樣
最近幾年,隨著中國藝術市場的迅猛發展,介入藝術領域的金融機構隨之迅速增加,金融資本進入藝術產業使藝術品變成一種投資品,藝術資源變為金融資產。御寶軒此舉聯合中信紅樹灣·藍會所,將藝術品的深厚文化底蘊融入藍會所高雅的氛圍,并實現金融資本與收藏、藝術品投資的雙向融合,傾力促成藝術資源變為金融資產運作,共同打造一個藝術品交流、交易的藍鉆級平臺。
古代銅佛像鑒定
據香港文匯報報道,佛教在中國源遠流長,影響深遠,一尊佛像亦可價值連城。香港佳士得將于下月31日將舉行“中國宮廷御制藝術精品,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春季拍賣,當中以一尊明朝宣德年間(1426至1435年)制,重30公斤的鎏金銅無量壽佛坐像最為矚目及珍貴,估價約3,500萬元港幣。
金銅佛造像,一般指銅質鎏金的佛教造像,但實際未鎏金的銅佛像,也往往被收藏愛好者歸入金銅造像的范圍中。金銅佛造像起源于印度,東漢時期傳入我國。佛像因其久遠的歷史、生動的形象和精美的制作,具備很高的藝術價值和經濟價值。
術業有專攻不要研究的太雜,有研究瓷器,又研究字畫玉器雜項,這個即使是研究古玩幾十年的專家都做不到的,所以要挑個一到兩個品種研究,其它的有些涉獵就可以了。第二,修心態,心態決定收藏。為什么這么說呢,收藏好比是股市,不能因為幾件藏品的波動就失去對收藏興趣。收藏市場也是經常波動的,今天瓷器好,明天可能就降了,“一切皆有可能”。要把這個當作一個鍛煉的過程,尤其是對于自己的藏品認真但不要抱多么太大的希望,畢竟專家也有失誤的時候,又何況是一般的藏家呢,真真假假不是那么好判斷的。第三,修思想,一定要會變通,不能一條路走到底。很多藏友經常都是只收不出的,家里堆的滿滿的,積蓄花光了,家里連站腳的地方都沒了。收藏水很深,下水可以,不要讓它把整個人都給淹了。“以藏養藏”是做好的方式,不要讓收藏品來決定你的生活,在經濟允許的情況下收進一些,家里留一些比較看重的寶貝,把一些無關緊要市場還好的藏品處理掉。每年的收藏市場行情都不一樣,機會錯過了就沒有了,就比如今年是建黨九十周年,紅色藏品市場走的非常好,那么今年不出可能就要再等十年了,十年后是什么情形大家都不知道。我們要經常關注市場行情,豐富起來。內三門修煉好了你就是一個合格的收藏家了,不說能靠收藏發家,至少你會發現你已經晉升為“高級收藏家”了,離出師也就不遠了。
除此之外方法也很重要,一般眼光的收藏家要想在收藏方面贏到底方法一定要掌握好。
專家團隊:張淑芬 葉佩蘭 李宗陽 劉福天 單國強 單國林 秦錦貴 王曉斌 梅亞民等
公司:深圳御寶軒藝術品管理有限公司
金牌古玩古董經濟人:孟經理 電話:1390243081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