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內(nèi)壓密
通過鉆孔在土中灌入濃漿,在注漿點使土體壓密而形成漿泡,當漿泡的直徑較小時,灌漿壓力基本上沿鉆孔的徑向即水平向擴展。隨著漿泡尺寸的逐漸增大,便產(chǎn)生較大的上抬力而使地面抬動,當合理的使用灌漿壓力并造成適宜的上抬力時,能使下沉的建筑物回升到相當精確的范圍。簡單地說,壓密灌漿是用濃漿置換和壓密土的過程。
壓密灌漿的主要特點之一,是它在較軟弱的土體中具有較好的效果。此法*常用于中砂地基,粘土地基中若有適宜的排水條件也可采用,若因排水不暢而可能在土體中引起高孔隙水壓力時,就必須采用很低的注漿速率。
研究證明,向外擴張的漿泡將在土體中引起復雜的徑向和切向應力體系。緊靠漿泡處的土體將遭受嚴重破壞和剪切,并形成塑性變形區(qū),在此區(qū)內(nèi)土體的密度可能因擾動而減小;離漿泡較遠的土則基本上發(fā)生彈性變形,因而土的密度有明顯的增加。
漿泡的形狀一般為球形或圓柱形。在均勻土中漿泡的形態(tài)相當規(guī)則,非均質(zhì)土中則很不規(guī)則。漿泡的*后尺寸受許多因素的影響,如土的密度、濕度、力學性質(zhì)、地表約束條件、灌漿壓力和注漿速率等。漿泡的橫截面直徑可達到1m或更大。實踐證明,離漿泡界面0.3--2.0以內(nèi)的土體都能受到明顯的加密。
聯(lián)系人:喬先生
電話:010---68606176 13522554552 13522554553 136991268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