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Tayu Lo),1954年7月20日出生于中國臺灣省臺北市,臺灣省苗栗縣客家人,祖籍中國廣東省梅州市梅縣區 [122],華語流行樂男歌手 [127]、詞曲作者 [126]、音樂制作人、作家 [122],畢業于中國醫藥大學醫學系 [125]。
1976年,創作《歌》《閃亮的日子》等音樂作品 [73],正式投入商業音樂創作 [70] [72]。1981年,以獨立音樂人身份加入滾石唱片 [47]。1982年,發行個人首張音樂專輯《之乎者也》 [48],打破當時流行的民歌曲風,帶領臺灣流行音樂走向批判與省思風潮
2017年,發行音樂專輯《家III》 [48];同年,舉辦“當年離家的年輕人”個人巡回演唱會 [14] [16]。2018年,獲得hito流行音樂獎“樂壇成就大獎” [17]。2021年,獲得第32屆臺灣金曲獎“特別貢獻獎” [36]。2022年,舉辦個人首場線上演唱會“童年”
10月,為紀錄片《何以中國》作曲 [59]。12月31日,參演北京衛視《踏上新征程——2024 BRTV跨年之夜》,演唱歌曲《戀曲1990》《童年》《你的樣子》,并與大學生合唱團一同演唱《明天會更好》 [60-62]。
2024年4月26日,參加的綜藝《天賜的聲音第五季》播出 [128]。6月5日,發布歌曲《地球母親》。
他的出現是臺灣乃至整個華人當代文化史上的重要現象。羅大佑作品的批判和社會啟蒙意識、大時代感以及搖滾與東方美學的結合,堪稱華語樂壇的豐碑 [19]。(新浪網評)
我覺得羅大佑是個時代性的歌手。很少歌能流傳超過三年的,但羅大佑的歌可以。做歌手就是要成為歷史,成為一個時代的“代言人物”,讓大家在想到這個時代的時候就想起他。我的目標就是像羅大佑一樣成為一個時代的“音樂教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