鈦合金具有強度高而密度又小,機械性能好,韌性和抗蝕性能很好。另外,鈦合金的工藝性能差,切削加工困難,在熱加工中,非常容易吸收氫氧氮碳等雜質。還有抗磨性差,生產工藝復雜。鈦的工業化生產是1948年開始的。航空工業發展的需要,使鈦工業以平均每年約 8%的增長速度發展。世界鈦合金加工材年產量已達4萬余噸,鈦合良好號近30種。使用較廣泛的鈦合金是Ti-6Al-4V(TC4),Ti-**l-2.5Sn(TA7)和工業純鈦(TA1、TA2和TA3)。屬材料相比,有下列優點:
①比強度(抗拉強度/密度)高(見圖),抗拉強度可達100~140kgf/mm2,而密度僅為鋼的60%。
②中溫強度好,使用溫度比鋁合金高幾百度,在中等溫度下仍能保持所要求的強度,可在450~500℃的溫度下長期工作。
③耐蝕性好,在大氣中鈦表面立即形成一層均勻致密的氧化膜,有抵抗多種介質侵蝕的能力。通常鈦在氧化性和中性介質中具有良好的耐蝕性,在海水中的耐蝕性能極為優異。但在還原性介質,如鹽酸等溶液中,鈦的耐蝕性能較差。
④低溫性能好,間隙元素*低的鈦合金,如TA7,在-253℃下還能保持一定的塑性。
⑤彈性模量低,熱導率小,無鐵磁性。
⑥硬度高。
⑦沖壓性差,熱塑性良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