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檢測項目:
常規七項:全水分、灰分、揮發分、全硫、碳、氫、發熱量;
特殊指標:黏結指數、膠質層指數、煤灰熔融性、哈氏可磨指數、浮沉試驗、熱穩定性、低煤階煤透光率、奧阿膨脹度、*高內在水、坩堝膨脹系數、煤中碳酸鹽二氧化碳、真相對密度、腐植酸產率、磷含量、砷含量、氯含量、形態硫、煤對二氧化碳化學反應性的測定、煤灰成分分析(10項)。
一、水分
煤中水分分為內在水分、外在水分、結晶水和分解水。
煤中水分過大是不利于加工、運輸等,燃燒時會影響熱穩定性和熱傳導,煉焦時會降低焦產率和延長焦化周期。
二、灰分
灰分指煤在燃燒后留下的殘渣。不是煤中礦物質總和,而是這些礦物質在化學和分解后的殘余物。灰分高,說明煤中可燃成份較低。發熱量就低。 同時在精煤煉焦中,灰分高低決定焦炭的灰分。
正常的灰分指標有空氣干燥基灰分(Aad)、干燥基灰分(Ad)等。也有用收到基灰分的(Aar)。
三、揮發份
揮發份指煤中有機物和部分礦物質加熱分解后的產物,不全是煤中固有成分,還有部分是熱解產物,所以稱揮發份產率。
揮發份大小與煤的變質程度有關,煤炭變質量程度越高,揮發份產率就越低。在燃燒中,用來確定鍋爐的型號;在煉焦中,用來確定配煤的比例;同時更是汽化和液化的重要指標。
四、固定碳
煤的固定碳與揮發分一樣,也是表征煤的變質程度的一個指標,隨變質程度的增高而增高。所以一些國家以固定碳作為煤分類的一個指標。
固定碳是煤的發熱量的重要來源,所以有的國家以固定碳作為煤發熱量計算的主要參數。固定碳也是合成氨用煤的一個重要指標。
五、全硫
硫元素是煤中的有害元素,包括有機硫、無機硫。1%以下才可用于燃料。部分地區要求在0.6和0.8以下,現在常說的環保煤、綠色能源均指硫份較低的煤。
常用指標有:空氣干燥基全硫(St,ad)、干燥基全硫(St.d)及收到基全硫(St,ar)。
相關標準:
煤中全水分的測試方法 GB/T 211-2007
煤的工業分析方法 GB/T 2012-2008
煤的發熱量測定方法 GB/T 213-2008
煤中全硫量的測定方法 GB/T 214-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