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常州眾佳企業管理咨詢有限公司
聯系人:張娟
女士 (經理) |
電 話:82239206 88292661 |
手 機:15961177099  |
 |
|
 |
|
泰州計量校準 |
計量是利用技術和法制手段實現單位統一和量值準確可靠的測量。在計量過程中,認為所使用量具和儀器是標準的,用它們來校準、檢定受檢量具和儀器設備,以衡量和保證使用受檢量具儀器進行測量時所獲得測量結果的可靠性。計量涉及到計量單位的定義和轉換;量值的傳遞和保證量值統一所必須采取的措施、規程和法制等。
特點
 1.準確性
    準確性是計量的基本特點,是計量科學的命脈,計量技術工作的核心。它表征計量結果與被測量真值的接近程度。只有量值,而無準確程度的結果,嚴格來說不是計量結果。準確的量值才具有社會實用價值。所謂量值統一,說到底是指在一定準確程度上的統一。
  2.一致性
    一致性是計量學最本質的特性,計量單位統一和量值統一是計量,致性的兩個方面。然而,單位統一是量值統一的重要前提。量值的一致是指在給定誤差范圍內的一致。計量的一致性,不僅限于國內,也適用于國際。 
 3.溯源性
    為了使計量結果準確一致,任何量值都必須由同一個基準(國家基準或國際基準)傳遞而來。換句話說,都必須能通過連續的比較鏈與計量基準聯系起來,這就是溯源性。因此,"溯源性"和"準確性"和"一致性"的技術歸宗。盡管任何準確、一致是相對的,它與科技水平,與人的認識能力有關。但是,"溯源性"畢竟使計量科技與人們的認識相一致,使計量的"準確"與"一致"得到基本保證。否則,量值出于多源,不僅無準確一致可言,而且勢必造成技術和應用上的混亂。 
  4.法制性
    計量的社會性本身就要求有一定的法制來保障。不論是單位制的統一,還是基標準的建立,量值傳遞網的形成,檢定的實施等各個環節,不僅要有技術手段,還要有嚴格的法制監督管理。也就是說都必須以法律法規的形式作出相應的規定。尤其是那些重要的或關系到國計民生的計量,更必須有法制保障。否則,計量的準確性、一致性就無法實現,其作用也無法發揮。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