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友力科技(廣州)有限公司
聯系人:杜楚媚
女士 (CEO) |
電 話:13533889395 |
手 機:13533889395  |
 |
|
 |
|
微模塊數據中心新建改造升級 |
微模塊數據中心新建改造升級
微模塊推進IDC產品化進程
傳統數據中心建設方式無法擺脫土建的束縛,忽視了業務本身的特點,數據中心與業務漸行漸遠。數據中心規模越大,與業務應用的矛盾也越突出。具體表現為數據中心造價高、能耗居高不下、可擴展能力差、工期不可控、運行狀態(能耗、人工投入、設備可用狀態)不清晰,系統仍然盲目低效運轉。最終導致數據中心無法升級、運維成本高、管理難度大和業務競爭力低下等一系列問題。
針對上述問題,友力科技研究國內外經驗,嘗試和探索微模塊數據中心建設模式,發起了IDC產品化進程:將基于土建的數據中心建設方式轉變為業務定義數據中心,讓數據中心建設更像是一臺計算機(機框、電源、風扇、管理單板)的組裝。數據中心采用模塊化設計,具有標準化組件、標準化安裝流程,標準化接口支持與風火水電網對接;業務運行更加流暢;具有可視化界面,更易于管理。友力科技微模塊數據中心就是將機架、空調、配電、管控、網絡等設計為標準化組件,統一在工廠預制完成,現場只需完成微模塊各組件的組合和安裝工作。
微模塊數據中心應用優勢
相對于傳統數據中心建設方式,微模塊數據中心優勢明顯。數據中心平均建設周期由1年減少到3個月,數據中心TCO降低38%以上,并實現統一的數據中心基礎設施管理和運維。
部署周期短
首先,模塊化設計能夠實現快速交付。模塊從小到大逐層設計,包括機架、微模塊、機房模塊、建筑單體和園區;模塊從大到小逐層實施,即園區、建筑單體、機房模塊、微模塊和機架。微模塊可以復制,微模塊與微模塊之間進行網絡互聯,形成機房,乃至整個園區。坪山項目一期二期共900個機架,從裝修進場到完工,只花了4個多月的時間。其中二期600個機架從進場安裝到通過測試驗證只用了45天時間。
其次,去工程化可以壓縮物料數量、壓縮工序、優化作業編排、嚴格工程指導,通過標準化的工作來提升效率。比如在系統測試過程中,友力科技一位結構工程經理在對樣機的去工程化測試報告評審中提出多個優化的設計,僅底座調平這一工序,采取優化設計后,其工期從10個模塊6天,壓縮到10個模塊2天,并節省了大量螺栓等工程輔材。
低PUE
全國數據中心PUE(Power Usage Effectiveness)的平均水平在2.0左右。除了選擇合適的產品進行優化配置外,PUE的降低得益于以下幾個方面的創新:
• 結構方面,微模塊采用冷熱通道隔離技術,冷通道封閉,熱通道敞開;并采用盲板將機架空缺U位封堵起來,避免冷熱氣流混合。
• 制冷方面,提高服務器入口溫度,提高冷凍水供回水溫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