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度
專業音響的聲學特性不僅要滿足聲學特性指標國家標準的要求,還要滿足主觀聽音的要求,因為聲學特性指標不能完全體現實際聲音效果,聲音的好壞*終是由人的主觀聽音感覺來決定,在聲學設計時,電聲與建聲設計應良好配合,滿足以下主觀聽音要求:合適的響度。 響度是實際聽音的強度感覺,它與擴聲系統的*大聲壓級指標有直接關系,對于演出來講,只有達到足夠的響度,才能使音響效果得以充分表現。系統、音箱的擺放位置等將直接決定聽音區域的響度狀態:高清晰度 。
豐滿度
,如果人們不能聽清演講者的語言,就會影響演講的效果。因此,在電聲系統設計時要充分考慮提高:足夠的豐滿度。 具有良好豐滿度的演出效果,可以使人聲飽滿、渾厚,音樂聲悠揚活躍。在電聲系統中,只有通過使用音響對聲音信號進行有效處理及合理地選用音箱這些措施,聲音的豐滿度才能夠達到要求。
應用
擴聲系統聲學特性輔助設計是利用現代化技術手段從事工程設計的一種方法,精度高、效率高,更重要的是無須等到安裝調試結束就能知道工程設計結果。聲學特性計算機設計系統有非常好的可信度和精度,在輸入廳堂的建聲數據足夠準確時,其計算數據與*后電聲實測結果相比較,誤差可控制在分貝以內。對工程設計和安裝調試而言,這已經足夠,同時它還具有很好的設計安裝調試指導性,這在以往的工程設計中得到了良好的驗證。采用聲學CAD來設計計算廳堂、體育館(場)、多功能廳、報告廳擴聲系統的聲學特性,就意味著,無須等到系統安裝、調試和測量完畢之后,就能知道其設計和安裝調試結果。換句話說,依據本設計方案所給出的音頻系統及設計計算結果,已清楚的看到了該系統預期的擴聲系統聲學特性。
音域音頻范圍
音響系統及音頻的劃分
音響系統的重放聲音的音域范圍一般可以分為超低音、低音、中低音、中音、中高音、次高音、高音、特高音八個音域。音頻頻率范圍一般可以分為四個頻段,即低頻段(30~150Hz);中低頻段(150~500Hz);中高頻段(500~5000Hz);高頻段(5000~20000Hz)。
頻段對音樂的表現
其中,30~150Hz頻段:能夠表現音樂的低頻成分,使欣賞者感受到強勁有力的動感。 150~500Hz頻段:能夠表現單個打擊樂器在音樂中的表現力,是低頻中表達力度的部分。 500~5000Hz頻段:主要表達演唱者語言的清晰度及弦樂的表現力。5000~20000Hz頻段:主要表達音樂的明亮度,但過多會使聲音發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