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分行四樓大會議室,一場“上海外貿全球線上供需對接會”正在舉行,上海思樂得實業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斌坐在第25桌,通過桌上的Pad與一家馬來西亞的企業老總“云對接”,“今天是與新客戶*一次線上對接,我們有信心拿下這個潛在客戶。”
受疫情全球蔓延影響,全球綜合性和專業性國際展覽普遍取消或延期,缺少新訂單已成為外貿企業面臨的*大困難。企業的新客人從哪里來?市商務委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外貿企業的政策舉措,全力保主體、保市場、保份額。
“環球撮合”新伙伴,有效縮短“貿易距離”
上海思樂得實業有限公司在上海扎根29年,*一次出現了生產線的“空窗期”——二季度生產訂單下降30%,三季度訂單量下降40%。“這是創業以來*困難的一年。”張斌看著心里著急,公司主要生產不銹鋼保溫瓶,外貿占比80%,而客戶大都來自商場、酒店、旅游休閑、餐飲等行業,“全球疫情蔓延,大部分客戶都在停業或者半營業狀態,對企業的打擊很大。”
沖擊之下,企業主體想方設法自救。難得的“空窗期”,也是企業“充電”的好時機。張斌花了1000多萬元,為工廠做了自動化改造,還新增了100多個機器人,可實現產能翻番;企業花大力氣投入研發,為消費升級產品打基礎,“我們預計疫情過后,市場一定會淘汰一批落后的企業,危機中更要做足準備。”
企業要自救,也要靠政府幫一把。思樂得公司不少外貿訂單被取消或暫緩,全球展會按下“暫停鍵”,新客戶從哪里來?“出海優品 云洽全球”貿易服務平臺的搭建就是市商務委、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上海國際進口交易服務有限公司等一起拿出的解決方案。
原來,放在張斌桌上的兩家對接企業,對于思樂得公司來說是全新的客戶,卻是工商銀行“朋友圈”里的優質企業客戶。在對接之前,“出海優品 云洽全球”線上平臺已為參會企業做了為期兩周的線上商品預展,并通過工商銀行“環球撮合”系統,面向全球客戶開展供需精準匹配,并獲得了意向反饋。中國工商銀行上海市分行黨委副書記吳勇表示,在雙方都“看對眼”的情況下,再安排雙方通過“智能化會務”系統進行線上對接,有利于縮短國際貿易中磋商、談判、試單流程,企業之間更容易達成合作,可有效縮短“貿易距離”。
上海貝晉國際貿易有限公司的產品負責人坐在第29桌,這次一口氣收到了包括馬來西亞、阿根廷、菲律賓等國的四個洽談意向邀約,由于涉及不同語言,現場還貼心安排了翻譯,精準對接讓企業受寵若驚。
有形的是減負措施,無形的是深度服務
市場主體是經濟的力量載體,保市場主體就是保社會生產力。上海市商務委員會副主任申衛華介紹,疫情發生以來,上海采取了一系列支持外貿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