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板畫是指在平素瓷板上使用特殊的化工顏料手工繪畫、上釉,再經高溫燒制而成的一種平面陶瓷工藝品。瓷板畫可裝裱、或嵌入屏風中,作觀賞用。瓷板畫早可追溯到秦漢時期,而真正意義上的“瓷板畫”則出現在明代中期。從清中期開始,瓷板畫的發展走向了興盛。 瓷板畫品種多樣,有青花、青花釉里紅、五彩、素三彩、斗彩、粉彩、墨彩、淺絳彩等,圖案內容涉及面廣,包括人物、山水、花卉、蟲鳥、魚藻及吉祥圖案等,形制則有長方、圓形、橢圓、多方、多角、扇面等多種形制。 瓷板畫與紙絹畫相比,材料物理和化學性能都很穩定,不怕潮濕,不怕霉變,其色彩將保持數十年的鮮艷。 瓷板畫是一批南昌市非物質文化遺產,2008年入選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以板面形式出現的瓷品是陶瓷生產工藝不斷結果,瓷板的出現使瓷板畫有了物質條件,從相關資料來看,具有平整而光潔的瓷板形狀,又有繪畫藝術形式的瓷板畫是從明代中期開始出現的。瓷板畫既是瓷、又是畫,它是陶瓷藝術擺脫純工藝裝飾、融入文人繪畫而形成的陶瓷新門類。瓷板畫是當代藝術陶瓷中受追捧的繪畫樣式之一。[5] 從古至今,瓷板畫之所以綿不衰,似陳酒越久越香,究其原因,主要有六: 其一,瓷板畫具有瓷板平整光潔之美,便于陶藝家以瓷當紙,隨意揮毫,充分發揮作者的繪畫天才,充分展示瓷畫的審美意境。 其二,瓷板畫便于表現中國畫的神韻和意味,符合中國人傳統的審美習慣和審美趣味。山水瓷板畫其構圖、線條、色彩、意境,均吸收了傳統國畫的畫風,又烙上現代山水畫的印記。 其三,瓷板畫是陶瓷藝術家汲取中國傳統繪畫精髓,表達東方審美理想的重要載體之一,而且這種表達經得起時間的考驗,因為瓷板畫與紙絹畫相比,它的材料物理和化學性能穩定,不怕潮濕,不怕霉變,只要不撞擊便不會損壞。此外,瓷板畫的色彩,無論是釉下青花、釉里紅、高溫顏色釉,還是釉上粉彩、古彩、墨彩,色彩永遠鮮艷,不會因日曬水浸而變色,便于收藏。 其四,瓷板畫樣式多樣,除了常見的長方形、正方形外,還有圓形、橢圓形、扇形、雞心形、葉形等等,便于家居裝飾,既可獨立成體掛于客廳、書房,又可作家具的鑲嵌之飾,或制成插屏或圍屏等。 其五,瓷板畫迎合現代人的審美需求,當代瓷板畫風格的多樣性和包容性,既可滿足人們崇尚古典美的需要,又可適合人們追求現代尚的口味。 其六,瓷板畫是現代環境設計的重要樣式,可根據建筑物的裝飾需要,面積可大可小,大則如山迎立,小則俯首細賞。當今社會,現代瓷板畫已成為家庭環境布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