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揚州工美拍賣行有限公司
聯系人:高經理
女士 (業務經理) |
電 話:18014973213 |
手 機:18014973213  |
 |
|
 |
|
藏不住的茶香——汪寅仙款紫砂壺賞析 |
紫砂器皿是我國獨有的,具有悠久歷史的收藏項目。民間有紫砂器(壺)的創始人是明正德嘉靖年人供春之說。根據考古發掘證實,初步斷定紫砂被有目的地使用應始于明中晚期,已經有六百多年歷史。同時代的紫砂藝人也擅長仿燒宋代鈞窯器物,因有“宜鈞”之稱。在收藏界,紫砂被認為是陶的一個特殊種類,盛產于珠海宜興丁蜀鎮一帶。紫砂器皿可收藏的種類眾多,除了以壺類為代表的茶具,當然還有擺件、文房以及裝盛盆景的紫砂盆。
*一、保味功能好,泡茶不失原味,更無茶具本身所帶的異味,聚香含淑,色、香、味俱佳,且香不渙散,得茶之真香真味。《長物志》說它“既不奪香,又無熟湯氣”;
第二、陳茶不餿,暑天越宿不起膩苔,有利于洗滌及保持茶壺自身的衛生。久置不用,也不會有宿雜氣,只要用時先滿貯沸水,立刻傾出,再浸入冷水中沖洗,元氣即可恢復,泡茶仍得原味。
第三、紫砂壺經久使用,壺壁積聚“茶銹”,以致空壺注入沸水,也會茶香氤氳,這與紫砂壺胎質具有一定的氣孔率有關,是紫砂壺獨具的品質。
第四、冷熱急變性能好,寒冬臘月,壺內注入沸水,*對不會因溫度突變而脹裂。同時砂質傳熱緩慢,泡茶后握持不會炙手。而且還可以置于文火上烹燒加溫,不會因受火而開裂。
第五、紫砂壺長久使用,器身會因撫摸擦拭,變得越發光潤可愛,所以聞龍在《茶牋jiǎn》中說:“摩掌寶愛,不啻(chì僅僅,只有,常用在表示疑問或否定的字后,組成“不啻”)掌珠。用之既久,外類紫玉,內如碧云。”成為奇物。
汪寅仙(1943年-2018年2月28日),女,生于江蘇宜興丁山丁南村。汪寅仙是中國工藝美術大師、中國陶瓷藝術大師、研究員級高級工藝美術師、*一批*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 宜興紫砂制作技藝 " 代表性傳承人。曾任宜興紫砂工藝廠副總工藝師、宜興紫砂研究所副所長等職。
其制壺態度一絲不茍、謹慎嚴密,并長期對創作題材深入觀察體會進行藝術的提煉。使作品展現包括形象、神韻與氣質上的美感。她以寫實的手法刻劃自然生態美于花貨上,詮釋田園中旺盛的生機和飽滿盎然的精神。仿真形象惟妙惟肖,在運色上汪寅仙有其獨特的美學觀念,她盡量保持紫砂特有的光華質感,而不求顏色與實物相同。僅于局部做顏色處理,形成一種畫龍點睛的效果,也更能突顯作品造型特色及優雅氣韻。其光素器則講究整體結構慎密及線條流暢,以簡練的形式表達紫砂器特有的美感與深度。近年來越見成熟自信的創作中,散發著韻味無窮的藝術質感風格的砂壺制作,
此款紫砂壺底款:“汪寅仙”;蓋款:“寅仙”。 此款紫砂壺采用梅蘭竹菊構思,材質取用特殊的紫砂泥料, 凝聚了汪寅仙老師多年心血 。 此壺包漿渾厚,保存完整,實為難得,具有較高的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