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艾尚國際展覽有限公司
聯系人:李航
女士 (經理) |
電 話:010-83276565 |
手 機:15801184144 |
 |
|
 |
|
北京3D打印教育展覽會2018 |
信息技術的應用已成為引領教育裝備技術現代化的新課題
信息化時代,大量的新裝備與新技術不斷涌現,如人工智能、納米技術、3D打印、大數據、石墨烯等。其中,3D打印(VR、AR)技術由于其趣味性、開放性、實踐性、體驗性等特點,受到各國教育界的普遍重視,而成為教育裝備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內容。
覆蓋面狹隘與師資力量不足,成為阻礙3D打印技術應用于教育的“攔路虎”
由于3D打印(VR、AR)技術所特有的教育品質,3D打印裝備在近幾年得到了教育裝備部門和學校的高度重視,在經濟發達地區出現了以校或市區為特征的配備以及實際應用的先行先試。
課程、裝備并駕齊驅,以實驗區推進3D打印技術與教育的深度融合
通過對調研地的走訪,針對3D打印技術應用的現狀和困境,“3D打印技術教育教學應用協同創新中心”提煉出了以建立實驗區為抓手的解決3D打印(VR、AR)技術教育問題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即“理念引領,課程引導,裝備支撐,實驗先行,搭建平臺,逐步推廣”。
首先,堅持以人為本,在協同創新中整體推進。任何一項工作的推進,都必須做好謀劃,謀定而后動。各地教育局、學校呼吁,推動3D打印進教室,必須由教育部裝備主管部門盡快組織專家隊伍開發課程資源,解決教材和設計軟件問題,必須緊緊依靠教育專家、技術專家、一線教師深入研究,厘清課程理念、內容和評價標準,并做好推廣的一系列措施,整體協調推進。
其次,以實驗區建設為基礎,在教育理論指導下穩步推進。以市、區(縣)為單位建立3D打印(VR、AR)技術教育教學應用實驗區,面向全體學生,以地方課程的形式,對3D打印技術教育理念、課程、裝備配置和評價進行小范圍的實驗,開展教學實踐,通過實驗形成完善的整體解決方案,在取得經驗之后再逐步推廣。
再其次,大力開展教師培訓,結合科研促進教師專業成長。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授畢誠表示,目前,*要緊的是要解決師資問題,有計劃地實施專業教師和學科教師技術培訓,教師熟練掌握技能后,才能實現技術與課程和教學實踐的深度融合。為此,建議將此新技術培訓納入我國教師繼續教育范疇。教師培訓分兩類,一類是3D打印(VR、AR)技術專業教師的培訓,另一類是技術與學科教育的融合,要對學科教師進行培訓。同時在實驗區內,必須設立教師科研平臺,充分發揮教師的創造力,讓更多的教師通過課題研究和教學實踐,不斷拓展3D打印(VR、AR)技術教育教學的應用范圍。
*后,以實驗驅動政策創新,促進裝備技術應用標準化建設。在采購新技術裝備、建設實驗室時,應探索一種包含使用、培訓、服務、指導的整體配備機制,形成實驗室建設的標準化新思路,并逐漸形成新的政策導向,加強政策引導和規范管理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