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杭州大漢國際藝術品展覽有限公司
聯系人:栗經理
先生 (業務經理) |
電 話:400-8380-007 |
手 機:18143423193 |
 |
|
 |
|
傅抱石書畫作品鑒定 |
傅抱石書畫作品在精品書畫拍賣會上總是受到熱烈追捧,一直是書畫收藏界的龍頭,拍賣價格少也能上百萬,多則上千萬,傅抱石書畫作品鑒定就非常重要,要不買到假的課真就成了冤大頭了,這樣的事也經常發生。
傅抱石書畫作品鑒定:識畫先認人
江蘇省傅抱石紀念館館長徐善先生從上個世紀60年代就開始研究“傅畫”。徐善說,要鑒定傅抱石的作品,首先要對傅抱石的作品有深刻的認識,至少要對傅抱石先生的生平和藝術活動、藝術創作有所了解。
傅抱石生于1904年,卒于1965年,約1923年自號“抱石齋主人”。1981年金陵書畫社出版《傅抱石畫集》開首的山水四條屏,可能是目前存世的傅抱石*早的作品。
傅抱石1934 年留學日本,期間在東京舉辦了首次個人畫展,展出作品約170余件,1935年7月回國,約有五、六十件作品留在了日本;1936年在江西南昌舉辦畫 展;1942年在重慶夫子池勵志社大廈舉辦了著名的壬午重慶畫展;以后又分別在重慶、成都、昆明、南昌、上海等地舉辦畫展。據統計,1949年以前傅抱石舉辦的大小畫展不下10次,問世作品千件以上。作品大部分被當時的各國外交使節、外國友人、國內收藏家和當時政界、文化界要人收藏。
1949年以后,傅抱石創作力不減,當時出版的《寫生畫集》就有不下五種之多。1961年他還在南京等地舉辦傅抱石東北寫生畫展。在其*后的16年藝術創作活動中,問世作品也達千件以上。
  傅抱石書畫作品鑒定:“傅畫”用紙獨特
與印章和款識相比,作畫用紙對鑒定傅抱石的作品真假有更大的意義。傅抱石比較喜歡用墨色反映好且厚實的紙,皮紙就符合這個標準。據考證,傅抱石用的皮紙,抗戰前后多是貴州、四川產的“土紙”。
  傅抱石喜歡用較厚實的紙張,因為較厚實的紙張才“吃得消”他獨特的用筆方式:下筆重,速度快,猛刷猛掃,反復加工等。傅抱石用的部分紙張厚度如同托裱的鏡片。
皮紙較厚,可以比較容易揭開,一分為二,乃至一分為三。但這類紙張尺幅都不很大,且沒有一定的尺寸規范,顯然都產自民間作坊。傅抱石曾利用皮紙的這一特性,畫完之后將作品一揭為二,這樣,上面的一層原作便產生了一種特別明快、水淋的感覺。有時傅抱石會把第二層也加工成畫。我們有時在某些畫冊上看到兩張幾乎一模一樣的傅抱石作品,只是墨色感覺相異,就屬這種情況。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這種“揭紙”情況之外,傅抱石畫中造型和筆墨幾乎完全一樣的人物是不存在的,山、水、樹、石部分的“克隆”則更不可能。
傅抱石書畫作品鑒定:莫輕信印章和款識
在過去的書畫鑒定中,印章和款識似乎是較有力的旁證,但隨著時代的發展、技術的進步,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