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東泰寶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聯系人:陳老師
先生 (經理 ) |
電 話:0531-88977799 |
手 機: |
 |
|
 |
|
泰寶專家為你解惑:中草藥土肥基本技術和施肥要點 |
一、土壤條件 種植中草藥主要考慮的土壤條件有土壤質地、有機質和酸堿度。
(1)土壤質地:一般分為三大類:一是沙土。土壤通氣、透水性良好,但保水保肥能力差,溫度變化劇烈。適宜種植耐旱性中藥材,如甘草等二是黏土。土壤結構致密,保水保肥能力強,通氣、透水性差,供給養分慢,不利于根系生長,只能種植水生中藥材,如澤瀉、菖蒲等。三是壤土。土壤顆粒的粗細比例適度,沙粒和黏粒比例適宜,是多數中藥材栽培較理想的土壤,特別是種植以根、根莖、鱗莖入藥的中藥材較為合適。
(2)土壤有機質:主要來源于動植物殘體和有機肥投入等。土壤有機質可使水、肥、氣、熱得以充分協調,為植物生長創造良好條件。大多數中草藥喜歡富含有機質的疏松肥沃土壤。
(3)土壤酸堿度:影響中藥生長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大多數中藥材可以在pH值為6.5~7.5的土壤正常生長;西洋參、黃連喜歡pH值小于6.5的偏酸性土壤,甘草、枸杞可以在pH值大于7.5的土壤中正常生長。如果要在貧瘠、沙化、粘重、漬澇等耕作條件差的土地上種植中草藥,可以采用摻沙、施肥、打畦等改良措施,達到中草藥種植要求。此外,中草藥栽培地點應遠離存在污水灌溉、生活垃圾、化肥農藥用量超標地區,防止重金屬污染。
二、施肥要點
種植中草藥,不僅要考慮產量,更重要的是提高植株藥效成分。要在了解藥用器官生長特性前提下,運用平衡施肥的原理,實現產量和藥效的綜合提高。這是栽培中草藥與栽培其他農作物的重要區別。
根類和地下莖類藥用植物,如大黃、黨參、牛膝等,*好施用肥效期長、有利于地下部生長的肥料,重施農家肥,增施磷、鉀肥;全草類中草藥可適當增施氮肥,以促進莖葉生長;花、果實、種子類的中草藥則應多施磷肥,配合施用鉀肥。
不同的生育階段施肥也應有所不同。一般是生育前期多施氮肥,促使莖葉生長,增穗增粒;生育后期多用磷、鉀肥,以促進果實早熟,種子飽滿;跨年度栽培要在入冬前增施有機肥、磷鉀肥,滿足越冬需要。
有機肥化肥要結合使用。施用單一過量的肥料對中草藥的生長十分不利,例如,過量施氮會導致植株徒長與爛根、藥性降低,在黃芪上單一施用有機肥的效果不如施用專用復合肥。酌情補充中微量元素肥,藥物有效成分的產出需要多種微量元素的參與。微量元素肥可以和有機肥摻混后施肥或采用葉面噴施。在噴施時,一定要把握肥液的適當濃度和使用次數,防止施用過量影響作物生長。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