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靈山縣佳景果苗種植專業合作社
聯系人:馬生
先生 (經理) |
電 話:0777-73371067 |
手 機:13788308882 |
 |
|
 |
|
公司介紹 |
本公司主營青棗苗,臺灣大青棗為鼠李科棗屬毛葉棗類,原產印度,后由臺灣引種培育而成,故名臺灣大青棗。臺灣大青棗生長迅速,成園快,當年即可投產,采收期12月至次年3月。目前我省的羅甸、望謨、冊亨、興義等縣市已先后引種種植。2001年,我所與望謨縣利用浙江對口幫扶資金建立了7畝大青棗科技示范園,獲得了成功,平均株產達5公斤,起到了好的示范效果。其栽培技術如下:
1、規范種植,提高建園質量。園地選擇在土壤肥沃,向陽的山麓平緩地,要有排灌條件,如無則應建立排灌設施。選擇優良的五十種作主栽種,適當配以福棗作援粉樹。種植時,采用0.8米×0.8米×0.8米大穴,以3米×3米種植,每穴施有機肥15公斤以上,配施鈣鎂磷肥。有條件的可以壕溝定植,定植時嫁接口超過地面15厘米,澆足定根水。
2、加強病蟲害防治。大青棗在前期生長好,基本無病蟲害,在夏季高溫高濕季節,病蟲害發生較重,主要是*病、蚧殼蟲、蛾類。*病危害果實造成落果,且此期用藥防治只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不能滅死病菌,同時造成果斑,外觀差,也達不到無公害生產的目的。蚧殼蟲、蛾類危害莖葉造成樹勢衰弱,產量品質下降。因此,*病在定植后,發病前就要用粉銹寧、甲基托布津,疫霜靈等,每7-10天噴一次連續2-3次,殺滅病源菌。經常疏過密枝,保持通風透光,減少蚧殼蟲發生,發現蚧殼蟲立即刮去和噴機油乳劑或速撲殺防治,發現有蛾類發生,立即使用一般殺蟲劑即可防治。
3、加強土肥水管理。定植后開箱起籠,使排灌水方便。天干灌水,下雨排水,果園全年清耕或行間間作綠肥或矮生蔬菜,樹盤每年清耕3-4次,用草覆蓋。提高基肥用量,每株施有機肥15-20公斤,配施鈣鎂磷肥,生長期追肥3-4次,氮:磷:鉀比例為2.5:1:1.5,每株每次半環狀溝施0.2-0.5公斤,結果期每5-7天噴一次葉面肥,氮、磷、鉀、硼、鎂等混施。還要看樹施肥,樹勢差的多施,好的少施。
4、加強整形修剪。大青棗植活以后要定干,促側枝形成,保留3-4個側枝作主枝,向四面延伸,形成園頭形,否則就會形成一把扇,以后只疏過密枝及下垂枝,結果以后要經常疏花果。每5-10天要進行一次,一直延續到10月摘心疏花,不讓其繼續開花結果,疏果以后每節留1-2個或2節留3個,促使果實生長好和促其成熟。采收以后在3月左右,0.5-1.0米處留3-4個骨干枝短切。
5、套種。大青棗因修剪量大,在3-5月,土地覆蓋率低可套種短期作物西瓜。在元月中旬前開始育苗,3月初以前定植,5月中旬西瓜成熟采收后,大青棗的樹冠才開始形成。因其套種,可以熟化土壤和吸收西瓜追肥,使大青棗長勢良好。
|
主營產品或服務:
臺灣新品種青棗苗, |
企業經濟性質:
私營合伙企業 |
經營模式:
貿易型 |
員工人數:
51-100人 |
公司注冊地:
廣西省欽州市欽州欽南區168號 |
主營行業:
綠化苗木 |
主營市場:
全球, |
主要經營地:
廣西省欽州市欽州欽南區168號 |
注冊資金:
人民幣 50 萬元 - 100 萬元 |
法人代表/負責人:
張克林 |
成立時間:
2005 |
經營品牌:
臺灣雪密棗 |
管理認證體系:
其他, |
是否提供OEM服務:
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