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家上名校集體就讀MBA,曾經是中國企業界的一種時尚。很多大學的MBA學院也被稱為企業家的“關系學院”、“社交學院”,但是隨著中國民營企業的發展,中國的企業家們發現,企業家游學所需要的很多管理經驗難以在MBA課程中獲得,MBA課程也限制了企業家交往人群的范圍。于是,在西方國家很流行的企業家“游學”時尚逐漸進入中國人視野。
“游學”過程中,企業家沒有固定的課程,通過樂游樂學網對其他大企業和地方風土人情的觀察和討論,自己歸納總結出適合自己企業的管理結論。有趣的是,老總們“游學”很少乘坐飛機,大部分情況采用汽車或火車甚至徒步,以便多交流,這倒與MBA課程有異曲同工之妙。
蒙牛集團董事長牛根生就是個典型的“企業家游學”派,據他介紹,自己雖然“沒讀過幾本書”,但最少行了2000萬里路,把全世界看到的、學到的東西全部融入蒙牛的發展中。
“游學”可提升企業家形象
現在,有些企業只是一味追求短期經濟效益,忽視了企業家應該承擔的社會責任,如蘇丹紅、不合格奶粉、礦難、環境污染一些重大事件嚴重影響了社會對企業家的評價,“老總”這個詞的形象甚至也漸趨負面化,社會誠信度大降,企業家群體面臨“信譽危機”。
而“游學”也開始成為老總們提升自己社會形象的一招妙棋,8月30日“中國精英企業家游學大會”*發儀式上,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蔣正華贈送給游學代表的環保垃圾袋顯示了這次大會“學習交流,親近自然、公益事業”的主題。游學期間,企業的老總們擔負起清潔工的職責,為大草原清理垃圾。大會還舉辦了現場捐款活動,幫助即將開學而因家境貧困而無力支付學費的孩子們。
企業家游學活動未來還將赴青島,學習“海爾”、“海信”;赴美國學習通用電器……樂游樂學網游學這種兼具學習和公益的風尚將更加普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