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15年暑假的正式開始,2016年考研的鐘聲也在逐漸臨近。暑假在整個考研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不言而喻,而如何充分地利用好這兩個月左右的時間,也是每一位考研學子應該考慮的問題。為了配合大家的復習,為了給同學們提供更多及時、有效的信息,北醫李睿醫考的老師們也在想方設法地收集和整理有關今年考研的各種信息和資料,希望能夠對大家的復習盡微薄之力。在這篇文章中,小編將為大家講解一下關于消化性潰瘍的問題。
胃潰瘍與十二指腸潰瘍的區別:
胃潰瘍(GU):好發人群為中老年人,好發部位為胃角和胃竇小彎,潰瘍大小直接多在2cm以內,潰瘍底部由內向外分四層,從上到下為少量炎性滲出物(白細胞、纖維素等)覆蓋→壞死組織→較新鮮的肉芽組織層→肉芽組織移行為陳舊瘢痕組織,有出血,多發生于胃小彎,穿孔胃小彎(60%)+胃竇部(40%),幽門管、幽門潰瘍或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反復發作形成瘢痕狹窄,合并幽門痙攣水腫可造成幽門狹窄梗阻,嚴重嘔吐可致失水和低氯低鉀性堿中毒,可發生癌變,餐后疼,餐后1~2小時緩解。
十二指腸潰瘍(DU):好發人群為青壯年,好發部位為十二指腸球部和前壁多見,潰瘍大小直徑常在1cm以內,潰瘍較淺且易愈合,潰瘍底部由內向外分四層:從上到下為少量炎性滲出物(白細胞、纖維素等)覆蓋→壞死組織→較新鮮的肉芽組織層→肉芽組織移行為陳舊瘢痕組織,有出血,多見于十二指腸球部后壁,穿孔多見于十二指腸球部前壁,幽門管、幽門潰瘍或十二指腸球部潰瘍反復發作形成瘢痕狹窄,合并幽門痙攣水腫可造成幽門狹窄梗阻,嚴重嘔吐可致失水和低氯低鉀性堿中毒,幾乎不會癌變,饑餓疼、進餐后緩解(常半夜發作)。
注意:消化性潰瘍并發癥主要有出血、穿孔、幽門梗阻及癌變,以出血最為多見。
1.癥狀:上腹痛或不適為主要癥狀,性質可有鈍痛、灼痛、脹痛、劇痛、饑餓樣不適,可能與胃酸刺激潰瘍壁的神經末梢有關。
①慢性過程:病史可達數年或十余年。
②周期性發作:發作期可為數周或數月,緩解期長短不一。
③節律性上腹痛:與進餐相關,如饑餓痛或餐后痛。
④腹痛可被抑酸或抗酸劑緩解。
2.體征:發作時劍突下可有局限性壓痛,緩解后無明顯癥狀。
3.特殊類型的消化性潰瘍:
①復合潰瘍:胃和十二指腸同時發生的潰瘍,DU往往先于GU出現,幽門梗阻發生率較高。
②幽門管潰瘍:胃酸分泌較高+上腹痛的節律性不明顯+對藥物治療反應較差+嘔吐較多見,較易發生幽門梗阻、出血和穿孔等并發癥。
③球后潰瘍:球后潰瘍為發生在十二指腸球部遠段的潰瘍;球后潰瘍午夜痛及背部放射痛多見,對藥物治療反應較差,較易并發出血。
④巨大潰瘍: 直徑大于2 cm的潰瘍+對藥物治療反應較差、愈合時間較慢+易發生慢性穿透或穿孔。
⑤老年人消化性潰瘍:GU多位于胃體上部甚至胃底部,且潰瘍常較大。
⑥無癥狀性潰瘍:以出血、穿孔等并發癥為*發癥狀,可見于任何年齡,以老年人較多見。NSAID引起的潰瘍近半數無癥狀,用H2受體拮抗劑維持治療中復發的潰瘍半數以上無癥狀。
⑦兒童期潰瘍:主要發生在兒童,發生率低于成人。患兒腹痛多在臍周,時常出現嘔吐,可能幽門、十二指腸水腫和痙攣有關。
⑧難治性潰瘍:難治性潰瘍經正規抗潰瘍治療而潰瘍仍未愈合者。可能的因素有病因尚未去除,如仍有Hp感染,繼續服用NSAIDs等致潰瘍藥物等;穿透性潰瘍;特殊病因,如克羅恩病、促胃液素瘤;某些疾病或藥物影響抗潰瘍藥物吸收或效價降低;誤診,如胃或十二指腸惡性腫瘤;不良誘因存在,包括吸煙、酗酒及精神應激等,處理的關鍵在于找準原因。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