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官窯
北宋官窯也稱汴京官窯。相傳北宋大觀、政和年間,在汴京附近設立窯場,由官府直接經營,專燒宮廷用瓷器,即北宋官窯。南宋顧文薦《負睻雜錄》記載:“宋宣政間(宣和、政和即公元1111-1125年)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南宋葉寘在其《垣齋筆衡》中對北京官窯亦有記載:“政和京師自置窯燒造,名曰‘官窯’”。明代《事物紺珠》、《留留青》因襲此說。當時的京師即汴京(今河南開封),因宋代汴京遺址已沉入地底,至今日為止,尚未發掘出北宋官窯遺址。對于北宋官窯遺址缺乏考古發掘地資料和充足的文獻資料的支撐,因此,時至今日,關于北宋官窯遺址在何處,仍有不同說法,一般有三種說法:一說北宋官窯即為;二說否認北宋官窯的存在;三說為北宋官窯即為汴京官窯,它與南宋時的修內司官窯先后存在。支持第三種說法的人較多。
北宋官窯傳世品很少,形質與工藝與汝窯有共同處。器多仿古,主要有碗、瓶、洗等。胎體顯厚,胎骨深灰、紫色或黑色,釉色有淡青、粉青、月白等,釉質瑩潤溫雅,尤以釉面開大裂紋片著稱,不同于南宋官窯和汝窯及龍泉窯瓷器。底有文釘燒痕,有“紫口鐵足”的特征。
南宋官窯
南宋時在今杭州市鳳凰山南麓烏龜山郊壇另設新窯,稱“郊壇下官窯”,又稱南宋官窯。此官窯瓷器胎為黑、深灰、淺灰、米黃色等,有厚薄之分,胎質細膩。釉面乳濁,多開片,稱為“蟹爪紋”,釉色有粉青、淡青、灰青、月白、米黃等。因器口中施釉稀薄,微露紫色,足上卻偏赤鐵色,故有“紫口鐵足”之稱。
器型除碗、盤、碟、洗等日用器皿外,還有仿商周青銅器的尊、鼎、爐、瓢等陳設瓷和祭祀用禮器。
兩周前,本版曾專訪了研究古陶瓷收藏與市場二十多年的著名古陶瓷收藏家、鑒賞家樓鋼,他分析認為,今年或未來三年內古玩市場向好;高古瓷走向明朗,明清瓷或有波折。
佳仕德宋瓷專場“漱玉供菊”之中成交的宋青白釉刻花梅瓶,估價是200至300萬港元,成交價格則達到了904萬。
在香港剛剛展開的春季藝術品拍賣中,南宋官窯青釉八方瓶以1.1388億港元成交、雍正帝御寶白玉九螭鈕方璽則以1.0492億港元成交——瓷器工藝品屢創天價的背后,在藏家以及業內人士看來,是買家們收藏動機的微妙變化。 
廣州佳仕德展覽有限公司是經廣州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注冊的文化藝術品展覽公司 ,主要以鑒定、銷售中國古代瓷器、古代玉器、近現代書畫、明清瓷、明清玉擺件、中國現當代油畫、雕塑等為主。以創新的服務、固定宏大的投資群體、先進的經營理念,為中國藝術收藏品愛好者提供一個集鑒定、展覽、交流、保管、銷售(委托拍賣)、修復為一體的優質、專業、便捷的藝術品交易平臺。
古代藝術品展覽、拍賣;
現代藝術品展覽、拍賣;
現代藝術品、工藝品、收藏品銷售;
文化交流、企業形象、活動策劃;
收藏知識培訓與會員招募;
市縣鑒寶;
征集單位:廣州佳仕德展覽有限公司
聯系人: 黃小姐
地址:廣州市天河區天河北路時代廣場6樓609B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