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名稱:貴州壹雅益國術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聯 系 人:郭俊
郵 箱:zslanmao@163.com
手 機:18785106674
電 話:0851 85955469
地 址:南明區花果園金融街3號16-2
郵 編:550000
散打是兩人按照一定的規則,并運用武術中的踢、打、摔等攻防技法制服對方的、徒手對抗的武術項目,它是中國武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分為古傳散手(殺傷性強)、現代散打(限制較多)。 古傳散手作為散打的最早發展要能對抗單人和兵器或多人的格斗,用頭、指、掌、拳、肘、肩、膝、腿、胯、臂等部位攻擊,主要的技法為打、踢、拿、跌、摔等其中還有肘膝等技法,在格斗中講究出其不意,不講究花法只講究打贏實用。 現代散打就是常見的以直拳、擺拳、抄拳、鞭拳、鞭腿、蹬腿、踹腿、摔法等技法組成的以踢、打、摔結合的攻防技術。 散打沒有套路,只有單招和組合,見招拆招。
貴陽散打教學多為傳統性,即師傅帶徒弟,一般教學地點簡陋,學習交流少。筑城武學堂學員眾多,散打課程前身(克林散打)已有十四年教學經驗,學生近萬人,在世界大賽,全國比賽均取得過好成績,貴陽學散打,是你不二的選擇!
詳情網絡查詢“筑城武學堂”
散打的特點
散打之所以具有比較強的感染力和生命力,是由它本身的特點和作用決定的。
體育性
散打運動從初步研究到試點開展,從經驗總結到全國推廣,直至成為現代體育競賽項目,曾經歷過許多困難、矛盾和阻力。其中最主要的問題是:散打比賽與人們想象的武術徒手搏擊形式截然不同,有人甚至認為散打不是武術,而只是“拳擊加腿擊”。因為民間流行的武術搏擊,一般都認為是防身自衛,一招致敵;或者像電影、電視、武打小說中描述的那樣出神人化,風雨不透。這是武術在許多形式上給人以神化夸張的錯覺而造成的誤解。在現代文明社會中,我們不能讓散手在狹窄的拼殺中去生存,應把武術之精華溶人
簡單易行的運動形式,不僅能自衛還能強身,這樣才能有廣泛的生命力,才能真正走向社會,走向世界。于是,原國家體委武術院經過試驗、論證后,認為散打的技法是以增強體質,交流技藝,防身自衛,提高技術水平為出發點,從傳統武術徒手搏擊術中取舍動作,使散打成為體育,即寓技擊術于體育之中。
由于決策正確、方法得當,散手運動才得以順利的開展和推廣,從現代的散打運動形式來看,散打與其它運動項目基本相同,屬于體育,但又突出地反映出武術的特殊本質—技擊性,同時又明顯地區別于使人致傷致殘的技擊術,不包含致人于死地的技法。散打規則嚴格規定了不準向對方后腦、頸部、襠部進行攻擊,也不允許使用反關節動作及肘、膝的技法,但可以運用武術各種流派的技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