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學與管理的關系
在中國做好企業,管理好企業,你首先必須了解這個社會群體——中國人的性格、思想、價值觀與行為方式,了解他們的生活、理想和對生命的感悟,培育與他們的情感,得到他們的價值認同,那你就成功了一半。
財富是辛勤勞動與高尚智慧的結合,財富靈與肉、體與能、心與血的結晶,財富是一種責任,財富是義與利的統一體,國學就是中華民族的身存智慧與財富哲學。
一個真正的企業家,也應該是一個高尚道德的實踐家!一個不了解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人,一個不掌握這個民族生存智慧的人,一定會缺少對這個偉大民族的認識,一定缺少對這個民族情感的認知,不管你是美國人、英國人、法國人、俄國人,還是大陸人、香港人、臺灣人、澳門人,在中國做企業或與中國企業打交道,很難成功。
希望大家能夠反思自己民族的文化,帶著自身現實問題,以科學的精神和虔誠的態度,結合現代文明的成果與人類歷史上的夢魘,分析比較研究華夏6000年來寶貴的文化遺產,十分有必要,也很有意義。
任何主觀地、臆造地、功利地、浮躁地、感性地曲解中國古代的文明與人文價值,即便是善意地,這種治學態度都是不嚴謹的、愚昧的、荒唐的,也是不負責任的,是對歷史的褻瀆。對歷史和自己民族文化不敬畏得人,終將被歷史所不屑或嘲弄。
有人認為,"國學"是"國學","管理"是"管理",歷史背景不同,目標不同,主體不同,將二者撤在一起很荒謬;有人認為二者不是一個范疇的概念;有人說這是嘩眾取寵,忽悠人; 孔子言“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大凡有點歷史常識的人都應該知道,歷史上中華民族的繁榮是因為開放和包容,中華民族的悲劇是因為當時的當局以封閉的心態面對世界.歷史已經再三地教訓了所有沒有包容心與愛心得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