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視知覺能力的主要內容
視知覺是一種將到達眼睛的可見光信息解釋,并利用其來計劃或行動的能力。視覺不僅參與了知覺的復雜過程,同時也是一種需要經過一番發展才能獲得的能力——看了,是否知覺到它的存在?孩子的視覺能力有沒有發展到他自己的年齡水平?他的這種水平是否足以應付看到的視覺材料并分辨出它們的不同?
可想而知,如果兒童的視知覺能力發展不足,即使有正常的視覺器官,做到專心致志,也會經常“出錯”。
視知覺發展存在三個關鍵期:*一個是胎兒9個月左右時母親的運動狀況,這對胎兒前庭平衡系統的建立與學習最為重要,所以,兒童教育學專家提倡適當遛胎,提倡孩子“百日”時的翻身抬頭訓練,鼓勵放棄嬰兒推車,多背多抱,提倡爬行訓練等;第二是出生之后從仰臥到俯臥的“龍抬頭”、從被抱到被背的兩次空間旋轉完成的情況;第三是學習爬行的情況,爬的越多越有利于孩子對空間關系的認知。
二、視知覺能力主要包括以下五個內容:
1.視覺聯想能力。這是由視覺經驗決定了的聯想能力。有的孩子看見某一圖形或形象,便能聯想到相似的或者相反的圖形或形象,有的孩子則不能。有的孩子能將破碎的圖形聯結起來,組成一個完整的、有意義的圖形,運用聯想彌補視覺信息的不足。視覺聯想能力對于孩子在上學之后解決幾何問題、應用題問題、形象思維問題等,均有很大幫助。視覺聯想能力低下的孩子,經驗貧乏,創造力低下,只能機械的學習。
2.視覺記憶能力。視覺記憶能力是大腦對眼睛所見到事物的印象保留的能力,有的孩子視覺記憶力很強,對經歷的事物過目不忘,對文字、圖形和其他事物,看過一遍之后,能保持很長時間的記憶。這對孩子的辯認、思維、理解都有很大的幫助。一旦孩子視覺記憶力不良,則在后期學習中就會對文字書寫、文字閱讀與圖形辨認感到困難,自然會影響理解力與學習效果。
3.視覺辨別能力。視覺辨別能力是指個體把一個物體與另外一個物體區別出來的能力,包括求同和求異兩個方面的能力。這種能力是短時間內視覺信息注意、視覺攝取信息、提取過去貯存信息、信息對照分析、信息加工判斷、言語表達的過程。孩子的學習離不開對人、物、線條、圖形或文字的辨別能力,這種視覺分辨能力隨著年齡的增長而不斷提高。視覺分辨能力是影響孩子學習的重要因素,一些孩子到了入學年齡卻沒有正常孩子的視覺分辨力,當進行抄寫、閱讀課文的學習活動時,自然是力不從心了。
4.手—眼協調能力。視覺與動作總是密不可分的。看見學習材料之后必有所反應,或是書寫,或是言語表達。所以手眼協調能力是視知覺能力的重要內容。
5.視覺追蹤能力。通過訓練孩子眼球追視、檢視物體的能力,提高視覺廣度與速度。
三、孩子視知覺不足的主要表現和形成原因
(一)主要表現
1.經常把鞋穿反了。
2.拼音“b、d”“p、q”經常搞混。
3.數字3、5、7會左右顛倒過來寫,方向是反的,常把6和9、2和5等認反。
4.不能直觀的評價大小或長短等。
5.不能辨別簡單的形近字,如“由”和“田”、“人”和“入”等。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