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腦癱的特點
兒童依從性差、自動運動和維持(重復)能力差,平衡控制、協調能力差,對給予的幫助難以理解與掌握。小兒腦癱是一種出生前到出生后一年以內發育時期非進行性的腦損傷,其常見癥狀為姿勢異常和運動困難,姿勢異常和運動發育障礙主要是由于中樞神經系統控制肢體的神經出現了問題(或損傷)而導致的神經性肢體障礙,中樞性運動障礙表現為運動發育落后,患兒運動能力低于同年齡正常兒童。障礙輕的只是手和腳動作稍顯得不靈活或笨拙。嚴重的則雙手不會抓握東西、豎頭困難、不會翻身、不會坐起、不會爬、不會站立、不會行走、不會正常地咀嚼和吞咽;自主運動困難,動作僵硬、不協調、不對稱,出現異常的運動模式或聯合反應和不自主動作等。如果腦癱兒和發育期腦損傷的孩子在這個時候能及早地進行聽覺、視覺、觸覺、前庭覺、壓覺等多感官刺激,就能促進患兒功能恢復。
兒童懸吊訓練系統的適應癥
兒童懸吊系統主要包括兩種治療人群:1、腦癱、孤獨癥、智障等低齡康復群體。兒童懸吊所設計的早期干預裝置,可激發神經網絡建立正確控制功能區,恢復平衡、協調、控制和支配能力,從而漸進地解決因大腦控制失常所產生的不正常用力和異常姿勢(不局限于該群使用)。2、需要提高日常生活活動能力的兒童。兒童懸吊中用于獨立操作,或者與其他兒童、成人互動所設置的感覺運動訓練裝置,可提高拮肌肌力、降低痙攣肌肌張力,激活神經肌肉,縮短康復療程,改善運動能力。
S-E-T用于兒童康復的優點 
    兒童懸吊借助S-E-T技術,可以充分調動兒童主動參與的興趣,又能達到在嬉戲中訓練,在訓練中嬉戲的目的。*大刺激其各種感覺器官,調動及訓練其深部感覺的綜合協調能力,增強其神經、肌肉反饋和肌肉力量的目的。兒童懸吊應用S-E-T技術,結合人體的運動狀態,達到主動和被動完美地結合起來。成功地完成功能性恢復訓練。它是治療師的助手,也是治療師創新的平臺。利用兒童懸吊系統,治療師可以讓孩子們在主動的運動過程中完成各項治療計劃,根據每個孩子的功能水平設計不同的治療內容,完全的個性化治療方案使孩子們進步很快,可以集神經發育療法、感覺統合訓練、引導教育于一體,對肌張力的緩解、肌力的增強、平衡協調性的提高都能在孩子們的主動運動中完成,每天的訓練場地不再充斥著孩子的哭鬧,而是在孩子們的笑聲中完成,康復治療過程已是一個愉悅的過程,進入訓練室之后,似乎這是一個兒童游樂場,在這樣一個充滿快樂的地方,孩子們主動運動的潛能更多地被激發出來,治療效果明顯提高。孩子們在快樂的氛圍中身心得到康復。S-E-T由接受過專業培訓的擁有資質的專業人員出具治療處方,進行20到50分鐘左右的治療時間,
兒童懸吊訓練系統的訓練形式
新增的懸吊兒童康復訓練配件(早期刺激擺裝置、支撐擺動裝置、懸掛爬行枕、吊船、吊帶、多功能棒、平衡凳+木塔、平衡橋、繩梯、懸吊鞋、懸吊棒……)更多的豐富了康復訓練的內容,極大的激發患兒康復興趣,誘導患兒自主訓練,增強康復訓練的效果。1、利用重力訓練手段對痙攣肌肉牽拉、放松。2、依據患兒運動功能水平進行漸進性階梯運動,輔助完成脊柱、骨盆的控制訓練。3、利用彈力繩、吊帶輔助指導患兒通過開鏈或閉鏈運動,遞進性地進行增強肌力訓練,提高拮抗肌肌力。4、根據患兒認知水平進行小組配合練習,誘導產生主動運動,降低肌張力,緩解全身痙攣狀態,增大關節活動度,提高治療師工作效率。5、在增強拮抗肌肌力訓練基礎上,引導患兒在主動訓練過程中完成各項治療計劃。6、利用懸吊的不穩定狀態,訓練運動控制能力,誘導出正常的訓練模式,增強平衡、協調能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