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國家節能減排政策的大力推動下,建筑外墻外保溫技術得到了廣泛應用,對于改善建筑功能、減少能源消耗、提高居住質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之而來的,外保溫與主體結構不同壽命、工程質量無保障、安全隱患多和防火性能差等一系列通病成為關乎民生且亟待解決的重大問題。
翻看此前的新聞報道,因建筑外墻外保溫引起的火災、脫落等安全事故屢見不鮮、觸目驚心。
2009年2月9日,位于北京CBD核心區的央視新大樓因煙花燃放引發大火。據專家組勘查分析,大樓的外墻外保溫材料的選取與構造設計存在嚴重隱患,致使火災迅速擴散蔓延;
2010年11月15日,上海膠州路,一棟正在進行外墻保溫層施工的公寓大樓起火,共造成58人遇難,70多人受傷;
2013年4月9日,石家莊眾美鳳凰城·梧桐苑剛交房4個月的新樓外保溫層被大風刮掉,網友戲稱其為“樓紙紙”;
2014年5月8日,濟南一場4至5級大風讓鑫苑名家一棟在建寫字樓外墻外保溫層被刮走,砸爛樓下停車場,業主嚇得大門不敢出。這些因外墻外保溫系統引起的事故讓人膽戰心驚,其所造成的傷害和損失也成為建筑行業的陰霾揮之不去。一位多年從事建筑保溫材料的專家告訴記者,就保溫材料本身而言,很少有出現質量問題的,之所以造成了這么多事故,多數與設計施工工藝和粘結砂漿質量有關。“由于建筑市場不規范,層層發包到了*后,工程隊剩下的錢只夠賣孬料。加上人員抓來就用,現場操作不規范,都是事故頻發的重要原因。”
此外,無法做到與建筑物“壽命同步”也是外墻外保溫系統的一大硬傷。上述專家表示,目前多數建筑的外墻外保溫理論壽命均在25年左右,在建筑物存續的50年或70年間,至少要做2—3次外墻保溫,否則非但不節能還會誘發一些安全事故。推廣保溫結構一體化技術勢在必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