鍋爐軟化水設備系統工作原理
水的硬度主要是有鈣、鎂離子所構成,當含有硬度離子的原水經過軟水器內樹脂層時,水中的鈣鎂離子被樹脂交換吸附,同時等物質釋放出的鈉離子。從電廠蒸汽鍋爐軟化水系統內流出的水就是去掉了硬度離子的軟化水。當樹脂吸收一定量的鈣、鎂離子之后,就必須進行再生。再生過程就是用鹽箱中的食鹽當沖洗樹脂層,把樹脂上的硬度離子再置換出來,隨再生廢液排出罐外,樹脂就又恢復了軟水交換的能力。
由于水的硬度主要由鈣、鎂形成及表示,故一般采用陽離子交換樹脂(軟水器),將水中的Ca2+、Mg2+(形成水垢的主要成份)置換出來,隨著樹脂內Ca2+、Mg2+的增加,樹脂去除Ca2+、Mg2+的效能逐漸降低。
當樹脂吸收一定量的鈣鎂離子之后,就必須進行再生,再生過程就是用鹽箱中的食鹽水沖洗樹脂層,把樹脂上的硬度離子在置換出來,隨再生廢液排出罐外,樹脂就又恢復了軟化交換功能。
由于水的硬度主要由鈣、鎂形成,鈉離子交換軟化處理的原理是將原水通過鈉型陽離子交換樹脂,使水中的硬度成分Ca2+、Mg2+與樹脂中的Na+相交換,從而吸附水中的Ca2+、Mg2+,使水得到軟化。
交換過程如下:
2RNa + Ca2+ = R2Ca + 2Na+
2RNa + Mg2++ = R2Mg + 2Na+
即水通過鈉離子交換器后,水中的Ca+、Mg+被置換成Na+。
當全自動蒸汽鍋爐軟化水設備中的鈉離子交換樹脂失效之后,為恢復其交換能力,就要進行再生處理。再生劑為價廉貨廣的食鹽溶液。再生過程反應如下:
R2Ca + 2NaCl = 2RNa + CaCl2
R2Mg + 2NaCl = 2RNa + MgCl2
鍋爐軟化水設備系統工作流程
1、鈉離子交換器運行
原水在一定的壓力(0.2-0.6Mpa)、流量下,通過控制器閥腔,進入裝有離子交換樹脂的容器(樹脂罐),樹脂中所含的Na+與水中的陽離子(Ca2+,Mg2+,Fe2+等)進行交換,使容器出水的Ca2+,Mg2+離子含量達到既定的要求,實現了硬水的軟化。
2、鈉離子交換器反洗
樹脂失效后,在進行再生之前,先用水自下而上的進行反洗。反洗的目的有兩個,一是通過反洗,使運行中壓緊的樹脂層松動,有利于樹脂顆粒與再生液充分接觸。一是使樹脂表面積累的懸浮物及碎樹脂隨反洗水排出,從而使交換器的水流阻力不會越來越大。
3、鈉離子交換器再生吸鹽
再生用鹽液在一定濃度、流量下,流經失效的樹脂層,使其恢復原有的交換能力。
4、鈉離子交換器置換(慢速清洗)
在再生液進完后,交換器內尚有未參與再生交換的鹽液,采用小于或等于再生液流速的清水進行清洗(慢速清洗),以充分利用鹽液的再生作用并減輕正洗的負荷。
5、鈉離子交換器正洗(快速清洗)目的是清除樹脂層中殘留的再生廢液,通常以正常流速清洗至出水合格為止。
6、再生劑箱反注水向再生劑箱中注入溶液再生一次所需鹽量的水。
鍋爐軟化水設備系統特點
1、自動化程度高,供水工況穩定。
2、先進程序控制裝置,運行準確可靠,替代手工操作,完全實現水處理的各個環節的自動轉換。
3、高效率低能耗,運行費用經濟。由于軟水器整體設計合理,使樹脂的交換能力得以充分發揮,設備采用射流式吸鹽,替代鹽泵,降低了能耗。
4、鍋爐軟化水系統結構緊湊,占地面積小,節省了基建投資,安裝、調試,使用簡便易行,運行。
全自動鍋爐軟化水設備的必要性
鍋爐是重要的熱能動力設備,我國是當今世界鍋爐使用最多的國家。自十八世紀*一次工業革命以來,鍋爐作為動力來源強力推動了人類生產力的進步,先后被廣泛應用于機車、火電站、船舶、工礦企業等動力需求領域,并且不斷發展完善,經久不衰。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