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暑假只剩1個多月,不少修學游線路已經進入報名倒計時階段。這個暑假,國內游學夏令營哪里好?只要你和我們一起踏上游學中原之旅,一場前所未有的中華文明洗禮就在那兒等著你。“游學”相比較“游歷”、“旅行”,更強調的是“學習”的部分。它不單需要精妙的行程設計,更需要組織者和參與者對游學地文化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并把學習的思維融入整個行程。在旅途中,除了用腳丈量,用眼睛觀察,更需要用心靈去感受。游學,究竟可以如何學?出發前、行程中、回來后怎么做,原來都有所講究。文中采訪的游學故事,及游學專家的建議,相信可以給你帶來啟發。
游寶島當“導游”又掌“財權”
“我以去過臺灣而自豪!”這是小學5年級的銳煊今年寒假到臺灣游學的*大感受。以往出游,銳煊一家人多是自助游玩,而這次,他和媽媽跟了一家專業的游學機構出行。
出發前,游學機構專門組織團友聚在一起,介紹了行程中的主要景點、當地風土人情,并對這次行程中要做的旅游書制作環節進行了專門指導。
行程中,*讓銳煊及媽媽印象深刻的是,國內游學夏令營 跟親友以前的體驗不同,日月潭很美很美。“這估計歸功于行程設計。”銳煊媽說,他們在日月潭待了整整半天,坐游艇、騎單車。帶隊老師還安排銳煊當“小導游”,給團友講日月潭的故事。
一般的旅行團,國內游學夏令營會照顧到交通、食宿等各個環節,盡量讓團友省心。但在游學團,某些環節讓孩子放手去做,則可帶來另一種學習效果。
銳煊說,以往家庭自助游,基本都是爸媽搞掂各個環節,這次在臺北坐地鐵時,老師給孩子們地鐵票錢,讓他們自己去買票。“我覺得這是個很好的鍛煉機會,也讓我對臺北了解更多。”
另外,老師還給了孩子們每人200元臺幣(折合約50元人民幣),到夜市步行街買主食、飲料,還得買一份禮物回來給家長。
此次臺灣游學,國內游學夏令營哪里好?樂游樂學網真的還安排了不少科普基地。銳煊媽發現,這些科普基地多由廢棄工業廠區改造而成,既有深深的歷史痕跡,又能直觀地傳達科普知識,即使大人,也深感獲益良多。
例如一個廢棄的造紙廠,改造成手工紙造紙基地,孩子們可以了解造紙的過程,還可以動手造紙扇子。又如一個廢舊木頭加工廠,在車間里展示了各種伐木工具和場景。還有廢棄的金礦,讓孩子們真實感受金礦開發的艱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