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劃體制萌生業務,聯合采編應運而生
“館配”這個詞雖然是近幾年才為業界認同,但是早在20世紀50~60年代,新華書店*致經營的時代,館配業務就已經存在,也就是指各地、市中心書店為本地的各類圖書館和社會團體選配圖書的“
團購業務”。到90年代,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復蘇和發展,高校圖書館的購書量大幅度增長,而書店的“團購業務”卻未能及時跟上,全國計算機編目業務還處在初期階段,尚未形成全國統編中心和標準
編目格式。不少省市為了減少采分編的重復勞動,通過統一編目提高編目質量,以便于各省(市)高校圖書聯合書目查詢。有些省市的書店受當地管理部門的支持(或委托)組建了一批集體創辦的民營聯采統
編機構,到1995年前后達到極盛。但是,這些機構大多不以贏利為目的,工作人員由各單位或部門抽調借用,書目數據由各中心自行編錄,計算機編目的技術尚未成熟,出現的問題越來越多,加之財政撥
款方式的調整,到21世紀初,大部分工作都已終止。
2民營書業后發先至,催生館配業態
可以說,館配市場的形成,是在圖書館市場需求快速增長、市場機制逐步轉型的過程中,由民營書業開拓培育起來的。21世紀初,一批民營書業公司從這些采編中心的業務中受到啟發,吸取了他們的
教訓,通過精心組織和大膽創新,館配業務重新快速崛起。*早的是北京人天書店,接踵而來的有廣東大音、科光,之后又有四川世云、安徽儒林,以及廣東天林、學苑、世奧,湖南弘道、湖北三新等先
后涉足這一領域。一時間,館配業務由小變大,風起云涌,大有群雄爭霸之勢,館配也成為不可小覷的圖書市場。
“ 做中國*具專業、打造社會*流網絡圖書批發配送平臺”是江南時代圖書惠購批發網追求的目標,時代商貿將以開拓創新的精神,想客戶所想,整合社會資源,為客戶節約每一分錢,成為客戶長期的合作伙伴、愿與客戶相依相存,一起實現夢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