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3日,安徽蕪湖,一臺機器人服務員在餐廳里為客人送餐,吸引了眾多食客的注意。 宋漢濤 攝
中新網蕪湖3月13日電 (黃令妍 宋漢濤) 安徽蕪湖一家餐廳最近“請來”的機器人服務員吸引了許多食客好奇的眼光。餐廳總經理杜文稱,聘請機器人服務員并非制造噱頭,而是餐廳解決人工成本過高問題的對策。
中新網記者13日走訪了安徽*家“機器人主題餐廳”,進店后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地上鋪設的磁條走道。伴隨著音樂響起,兩名脖子上系著花絲巾的“女服務員”按照設定好的程序,沿著磁道將一盤盤菜肴運送至各目標飯桌。食客則紛紛驚喜地掏出手機拍攝“機器小妹”的上菜過程。
據店長李嘉豪介紹,他們今年1月共引進了6臺機器人,除了上述兩名“傳菜員”外,還有變形金剛造型的迎賓機器人和跳舞機器人。
據了解,一臺餐廳機器人的價格高達6萬元。而李嘉豪表示,相對于聘請一般服務員的人工成本,利用機器人代替部分人工作業十分劃算,“機器人平常不需要特別的維護,每天充電僅需1-2元,而壽命有5-8年!毕喈斢诶习迕磕曜疃嗷1.4萬元,就雇傭到一個全年無休的“稱職員工”。
此外,機器人服務員效率頗高。以傳菜機器人為例,一次可以運送多盤菜。在餐廳當了一年多服務員的覃女士承認,這是人工所不能及的,“有了它,服務員就不必來來回回走上好幾趟了!
餐廳總經理杜文說,人力成本過高早已成為服務業的一大難題,餐飲行業招工難更是普遍現象。而引進6名機器人服務員,將能為他節省至少一半以上的人力成本。
機器人主題餐廳最近吸引了不少慕名而來的食客。為了提供更好的體驗,餐廳目前正籌劃引進更多的機器人,甚至包括點菜機器人。
目前,全國各地已有多家餐廳、酒店引進了機器人服務員。針對機器人缺少人類的靈活性、創新性,無法應對復雜工作環境的質疑,杜文坦言,要提供更好的服務,不可能完全依賴機器人。但他同時也表示,機器人更多地代替人工是必然的趨勢,“未來的服務業,機器人是主角,人是配角。”
《2014年機器人行業深度報告》顯示,服務機器人仍是機器人家族中的年輕成員,但受簡單勞動力不足及老齡化等因素影響,發展迅速。我國已于2012年制定了《服務機器人科技發展十二五專項規劃》扶持行業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