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掌握玫瑰的種植技巧,就得了解玫瑰的特征屬性,讓我們來看一看玫瑰的各項玫瑰種植技巧。
   
   玫瑰(Rose、Rosa)屬薔薇科,薔薇屬,玫瑰栽培在我國有兩千年左右的歷史;玫瑰為落葉花木,高可達2米左右,莖上有密生的剛毛,小葉5-9枚,橢圓形或橢圓狀倒卵形,長2-5厘米,葉表面有光澤,有皺紋,葉背面略有短柔毛,葉柄有刺花單生或數朵聚生,果實扁球形。玫瑰原產于溫帶,喜陽光,在陰地生長不良,每天要求有6小時以上的光照才能正常生長開花,但在夏天高溫季節,可減少到4~5小時。生長較快,速生小灌木花卉。
     栽培時選種要求:
     (1)花形優美,高心卷邊或高心翹邊,開放過程慢。
   
 (2)花瓣質地硬厚,外層瓣整齊,不出現碎小花瓣。
     (3)花色艷麗,明快純正,*好有柔和的光澤感。
   
 (4)花枝硬挺,要有一定長度,莖刺較少。
     (5)葉片大小適中,平整有光澤。
   
 (6)作促成栽培時,品種要在較低溫度下能正常開花,抗白.粉病,黑斑病等。
     (7)耐修剪,萌芽力強。
   
 (8)品種配置時要大、中、小型花比例適當。
     可供選用的紅色品種:卡羅拉、法國紅、黑摩術、薩莎九零售等適于春秋溫室栽培。
     粉紅品種   戴安娜、瑪利雅、艷粉等。黃色品種   金香玉、香檳、黃金時代等。
     白色品種   坦尼克、雪山、芬德拉等。紫色品種:紫皇后 冷美人等。
   
   玫瑰屬深根系作物,根系深達70-100cm,種植地應土層深厚,土壤結構疏松,地下水位低,排水良好,富含有機質的沙質土壤,忌選在粘重土壤或低洼積水的地方。如果地下水位過高,必須想辦法降低地下水位,沒有條件設暗埋式排水系統的,只有深挖排水溝及時排水或做高墑。地勢低洼、地下水位高常常會引起月季爛根枯枝,影響開花,甚至造成植株死亡。   
   
   種植土壤要求疏松通氣、有機質豐富、微酸性、有團粒結構的土壤。氮、磷、鉀、鈣、鎂占玫瑰整個所需礦物質元素的90%,其它還有銅、鋅、鉬、錳、氯、鐵等微量元素。土壤要求微酸性,PH值在5.5---6.8*好,堿性太強用石膏改良,太酸用石灰改良。
   
   玫瑰是宿根生長,從事玫瑰栽培生產的人員都知道,玫瑰對土壤的要求很高,在一塊土質較好的地塊上,      *一年玫瑰的生長很好,但到第二年玫瑰質量就有所下降,第三、第四年就變得很差,同時,所栽種玫瑰的土壤性狀就會嚴重惡化。連作及長期、單一施用化肥必使土壤鹽堿化加重,理化性狀惡變,為避免此問題,使土地能持續利用,必須應用基質改良土壤,基質的使用使土壤的理化性保持在一個良性水平,增加植株生長過程的可控程度,提高了產量和質量,個別品種如坦尼克可達到年畝產10萬枝的水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