球磨機磨頭的作用與結構。球磨機的主要結構是筒體、磨頭、襯板。磨頭是球磨機主要零件之一,磨頭承受整個球磨機的動載荷,在使用中要長期安全可靠,所以設計應考慮為不更換件。
球磨機的磨頭的結構形式有兩種,這兩種結構都有各自的特點:
一種是端蓋與中空軸鑄成一整體式,這種形式結構簡單,安裝較方便,適用于中小型球磨機。對于較大直徑的磨機,易產生鑄造缺陷,因磨頭端蓋占有較大的平展面積且又較薄,即使采用較多的澆冒口澆鑄,其冷卻收縮也是不均勻的,從而使中空軸與端蓋的過渡曲面產生較大的應力和組織疏松,這種缺陷有時在切削加工到以一定程度才會發現,造成不應有的返工浪費,有時這種缺陷處于隱蔽狀態,不能及時發現,由于該部位在球磨機運轉時,承受著交變應力,并且有較大的應力集中,在運轉一段時間后便產生斷裂,這時造成的損失就更大;
另一種磨頭是將端蓋和中空軸分成兩部分再組合在一起,把端蓋和中空軸分別鑄造,加工后用螺栓組裝到一起,這種結構,避免了上述的鑄造缺陷。這樣雖可解決一些問題,但在原材料消耗和加工工作量上都比較多,并增加了安裝工作量;端蓋采用鋼板焊接結構,其優點是機件制造工藝簡單,切削加工程序和切削加工面較少,原材料消耗少,端蓋質量可得到保證,不存在鑄件的鑄造缺陷。端蓋與筒
體焊接在一起,連接牢靠省工,避免了要求較高的螺栓或鉚釘連接。此種中空軸是鑄件與端蓋止口圓定位用螺栓連接成磨頭整體。傳感器技術在球磨機介質運動研究現狀
球磨機礦料的粉磨作用是通過介質實現的,即靠介質對物料的沖擊和研磨完成對礦料的破碎任務。目前一些研究者利用傳感器技術來研究球磨機介質運動的軌跡,一般球磨機多采用感應式接近傳感器與應變傳感器。在球磨機研究利用安裝在筒體上的感應式接近傳感器來監測金屬介質在滾筒內的運動情況。在該研究中所使用的感應式接近傳感器為一種電渦流式磁感應接近傳感器,在球磨機中有線圈激勵電路和測量電路組成,他的線圈受激勵而產生變磁場,當金屬物體接近是就會由于電渦流效應輸出電信號,在球磨機運動中,當滾筒內的鋼球接近傳感器時側傳感器有一個輸出信號,通過該原理學者們獲得了球磨機滾筒內鋼球在拋物運動過程中與筒體脫離的區域及下落過程中與筒體的沖擊區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