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車送檢驚出一身冷汗
    成都市民湯先生去年2月購買了一輛新車,對于車內沖鼻的異味,在經銷商“新車有點味道是正常的”解釋下并未多留意。數天后,查閱了相關資料的湯先生再也坐不住了,將新車送往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檢測院進行車內空氣質量檢測。
    由于目前國內還沒有專門針對汽車室內污染物控制的合格標準,檢測機構只能參照國家強制性室內空氣質量標準進行測試。結果顯示,車內的甲醛、苯和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含量大大超出參照標準。據悉,過量甲醛有致癌作用,重度苯中毒可導致興奮、嘔吐、肺氣腫、皮膚起紅斑、點狀出血,持續則可因呼吸麻痹而導致神志喪失和死亡。
    拿到結果的湯先生又馬不停蹄地將新車送去做了有害物質降解處理。但經過如此一番折騰的湯先生還是放棄了“向廠家討個說法”,“又不是只有我這一輛車有問題,我真沒有精力再折騰下去了。再說能討到說法嗎?北京死于白血病的那個倒霉司機都沒有打贏官司,我這小打小鬧的有用嗎?”
    近年來,人們對汽車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提起汽車的性能、價格、安全、動力等津津樂道,然而對其造成的環境污染則關心甚少,并且,大多數人的認識也僅僅停留在尾氣污染大氣環境這一層面上。有關專家指出,汽車內部空間環境污染對駕乘者健康造成的危害更值得關注。
    九成新車有問題
    省室內裝飾協會高秘書長介紹,中國首次汽車內環境污染情況結果顯示,93.82%的新車室內環境存在不同程度污染,甲苯、二甲苯、總揮發性有機物(TVOC)、苯、甲醛、二氧化碳、*高值分別超出標準值80.2倍、17.34倍、17倍、14.45倍、6.56倍、6.8倍倍。國外一項研究測試發現,新車出廠后,車內有害氣體濃度很高,揮發時間可持續6個月以上。
    專家直指三大罪魁
    省產品質量監督檢驗檢測院食品輕化所戴所長分析車內有害物質的成因———
    車輛在生產時,內飾件要使用大量塑料制品和粘合劑,是產生車內環境污染的罪魁禍首。苯主要來自于裝修用膠、合成橡膠、人造皮、合成消毒劑和稀釋油漆等,甲醛則主要來源于座椅套、車門襯板等裝飾布上的阻燃劑。
    很多人喜歡在車內擺放一些毛絨玩具、靠墊等,如果是劣質商品就增加了甲醛釋放源。劣質貼地膠會釋放出很多有害物質,車里若放置劣質香水,揮發出的有害物質使得車內空氣污染更為嚴重。
    發動機長時間運轉后產生的熱量不僅會促使車內有害物質揮發,空調蒸發器長時間不清洗所產生的胺等有害物質,也導致車內空氣質量差。
    危害并非廣為人知
    如此具有殺傷力的“隱形殺手”,人們對它的認知度有多少?11日,記者來到成都市汽車、汽配銷售*為集中的紅牌樓一帶進行了走訪。
    記者走進某品牌汽車專營店,銷售小姐熱心地介紹一款新車,殷勤地招呼記者坐進車內感受一下。記者指出密封的車內有股異味,她忙不迭解釋:“新車都有異味嘛,沒有就說明不是新車。我們還可以送你車載香水,保證除味。實在不習慣的話送到汽車美容店里處理一下就沒事了!敝劣趯θ梭w健康有沒有影響,她說:“怎么會有影響呢?有影響的話還有那么多人買車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