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古商城簡介【推薦理由】
理由1
城鎮功能齊全,設施完善,市場分工明確,商業極其繁榮,號稱“天下*一村”、“金周村”、“旱碼頭”。
理由2
作為中國古商業文化的優秀代表--“古商城”,街區縱橫,街巷幽靜樸素,雖歷經百年風雨,仍保持著古樸的明清原貌和歷史本色。
理由3
規模宏大,建筑風格獨特,建設水平高,為山東所僅有、江北罕見,且至今仍在發揮其商業功能,被專家稱為“活著的古商業街市博物館群”。
理由4
熱播影視劇《活著》、《娘》、《闖關東》等曾在周村取景拍攝,電視劇《大染坊》、《旱碼頭》故事就取材于周村,被影視劇組稱為“原生態影視拍攝基地”。
【周村古商城介紹】
大街形成于宋元時期,明末清初*為繁盛。自絲市街至朔易門,全長1300多米。其中,從原北極閣到大街南端,是周村*繁華的地段,也是過去周村的商業中心。前期是陜西、山西商人的開拓階段,中間經過南方商人的加入,后期是以章丘舊軍孟氏為代表的山東民族工商業者的振興階段。
漿染業在明末已是周村主要產業之一,至清光緒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周村已有漿坊40余家,染坊70余家。大染坊位于銀子市街90號,是創辦于清道光年間的東來生綢布莊的舊址,其經營模式與電視劇《大染坊》類似,業務主要是將收購來的絲綢、坯布進行整理染色加工,然后批發出去。清光緒年間,資金達三萬兩白銀,先后到濟南、天津、北京等地開設分號。抗日戰爭中停業。
魁星閣古廟群坐落于周村古商城南首,是一座保留有清代建筑風格的寺廟建筑,也是周村現存*完整的寺廟古建筑之一。一九九七年被公布為淄博市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魁星閣古建筑群始建于清咸豐二年(公元1852年),由碧霞元君殿、魁星閣、觀音殿三座不同宗教文化的大殿組成,佛、道、儒三教共處一地。主體建筑為魁星閣。魁星閣系三層高閣,聳立于涿河北岸,飛檐斗拱,靈氣沖霄,巍峨壯觀。檐下的望磚雕刻藝術,被古建專家們審定為省內*佳磚雕工藝品。泰國、新加坡、馬來西亞、美、法等國考察團多次來此考察。魁星閣古廟群是研究明清時期齊地商業文化、宗教文化以及建筑藝術等方面的珍貴實物資料。
千佛寺位于大街古商城北首,是周村現存*完整、規模*大的宗教古建筑群。千佛閣廟群原占地面積17560平方米,有寺廟、樓閣、宮殿27座,山陜會館、福建會館各一所,戲臺兩處,五、六十年代均遭到不同程度的毀壞,現一期工程修復主要廟宇6座。千佛寺古廟群始建于唐朝,后歷代不斷擴建,清中期以后曾多次修葺。現內有千佛閣、關帝祠、三義殿、羅漢堂、彌勒殿、觀音殿等6座大殿組成。千佛閣是廟群內的主體建筑,創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公元1709年),2層10間,坐北朝南,石基磚身,雙椽飛檐,屋面鋪金黃色琉璃瓦,雕梁畫棟,富麗堂皇。閣內墻壁上的無數神龕中,塑有一座座形態各異的佛像,因數目眾多,故稱“千佛閣”。1947年2月,陳毅司令員曾住在千佛閣內,為周村歷史留下了難忘的一頁。千佛寺古廟群的保護與開發,對研究中國的古商業文化、宗教文化及魯中、魯北地區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