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入冬藏伏土中,不飲不食,稱為“蟄”,而“驚蟄”即上天以打雷驚醒蟄居動物的日子。這時中國大部分地區進入春耕季節。驚蟄節氣正處乍寒乍暖之際,根據冷暖預測后期天氣的諺語有:“冷驚蟄,暖春分”等。驚蟄節的風也有用來作預測后期天氣的依據。如“驚蟄刮北風,從頭另過冬”、"驚蟄吹南風,秧苗遲下種"。
春耕開始的日子。唐詩有云:"微雨眾卉新,一雷驚蟄始。田家幾日閑,耕種從此起。"農諺也說:"過了驚蟄節,春耕不能歇"、"九盡楊花開,農活一齊來。"
驚蟄三候
桃始華:驚蟄之日,“桃始華”,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乃鬧春之始,紅入桃花嫩,青歸柳葉新,流水桃花,便勾引出千媚百態。物候桃始華。
倉庚鳴:驚蟄后五日,“倉庚鳴”,倉庚就是黃鸝,黃鸝最早感春陽之氣,嚶其鳴,求其友。倉為青,青為清,庚為更新,“昔我云別,倉庚載鳴”,文人由此也稱它“離黃”,“離黃穿樹語斷續”就成了悲聲。
鷹化為鳩:再五日,“鷹化為鳩”,古人稱“鳩”為布谷鳥,仲春時因“喙(huì)尚柔,不能捕鳥,瞪目忍饑,如癡而化”。到秋天,鳩再化為鷹。
驚蟄詞
浮云集。輕雷隱隱初驚蟄。初驚蟄。鵓(bó)鳩鳴怒,綠楊風急。 玉爐煙重香羅浥。拂墻濃杏燕支濕。燕支濕。花梢缺處,畫樓人立。——范成大
樹繞村莊。水滿陂(bēi)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
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yáng)青旗、流水橋傍。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秦觀
節氣養生
“春雷響,萬物長”,驚蟄時節正是大好的“九九”艷陽天,氣溫回升,雨水增多。除東北、西北地區仍是冬日景象外,我國大部分地區平均氣溫已經升到0℃以上,大部分地區都已進入了春耕。
“春捂”
驚蟄時節盡管天氣轉暖,但冷空氣活動仍較頻繁,天氣變化快,氣溫時高時低,尤其是早晚和中午的溫差相當大,如果不注意保暖,很容易著涼感冒,并引起呼吸道疾病。此時可能會出現“倒春寒”。因此“春捂”在此節氣中還是很重要的,尤其是老年人,不要因為天氣變暖而過度減衣。
遠離“春困”
驚蟄時節,氣候回暖,人們很容易感到困倦、疲乏,無精打采、昏昏欲睡,民間稱之為“春困”。遠離“春困”,除了保證充足的睡眠、作息規律、加強鍛煉外,在飲食上宜清淡,宜多吃富含植物蛋白質、維生素的清淡食物,避免食用大油大膩食品。
助陽氣發
《黃帝內經》曰:“春三月,此謂發陳。天地俱生,萬物以榮。夜臥早行,廣步于庭,披發緩行,以便生志。”其意是,春季萬物復蘇,應該晚睡早起,散步緩行,可以使精神愉悅、身體健康。這概括了驚蟄養生在起居方面的基點要點。
春飲茶
陽春三月,是啟陳發新的季節,蟄蟲驚動,萬物欣榮。此時人要順應天地萬物而動,讓體內的陽氣順應春天的氣息發出來,重點在疏通肝木之氣,肝屬木,是春的臟象,肝木的性質就是要疏達,不能郁結。
芳香類物質有通竅之效,此季適宜飲香氣高的鳳凰單叢茶。茉莉花茶香氣濃郁,可以助散發冬天積于體的寒邪,促人體陽氣發,亦是不錯的選擇。
地址:深圳市龍華新區民治街道布龍路888號寶瀾大廈二樓
電話:0755-23736299
招商熱線:400-654-1999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