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種豬廠家提出充分發揮瘦肉型種豬的*大潛能,進一步提高瘦肉型種豬生產性能,是關乎養豬經濟效益的主要因素。為此,筆者總結了自己的生產實踐經驗,就環境、技術、管理等多方面進行了綜合改進,提出了提高瘦肉型種豬繁殖率技術的新舉措。
確立產房、仔培新模式,創造種豬理想的生產環境根據全場生產母豬數量和均衡生產原則,計算出每周母豬生產頭數,確定產房、保育舍大小,以實現小范同全進全出,每舍以10~16張床為宜。排糞溝由舍外明溝改為舍內“管道式”暗溝,避免排糞溝成為冬季賊風“進口”,防止賊風侵襲豬體;利用“陡坡式” 理念建設產房、保育舍,即加大產床、仔培床下地面坡度,以2米落差30~40厘米為宜,而且地面盡量做到光滑.以使床下不存尿、水,降低舍內濕度:產床與上豬過道間留20厘米間隙。以便于人工清糞.盡量減少水沖次數;保證床底離地面40厘米以上.可有效避免地面濕氣上升直接危害仔豬。新理念設計的產房不僅實現了全進全出,避免了交叉感染的機率,而且有效降低了舍內高濕度造成的仔豬下痢,減少了仔豬拉稀的發病率。仔豬斷奶成活率平均達92%以上。比對照組提高十五個百分點,每頭母豬年可多提供商品豬4頭以上。
單欄定位是近幾年國內養豬界較為流行的妊娠母豬飼養方法,其較原先的小群混飼具有節約飼養面積、單豬定料、容易控制膘情等優點。關注太原種豬廠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