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手車市場黑幕揭秘 教你如何辨別事故車 
當前,越來越多的市民將目光投向“物美價廉”的二手車。然而,看似性價比頗高的二手車卻潛藏著不少隱患,連日來,記者多方走訪,通過汽修廠、二手車交易從業者等,揭開滿目瘡痍的事故車變身普通車混入二手車市場的黑幕。
    “處理這類車,最主要的是‘面子工程’。”在市區南環路一家汽修廠,了解記者的采訪意圖后,一名維修人員稱,對于一輛發生過嚴重事故的車來說,修復的重點,往往是讓車有一個好的“賣相”,車輛外殼的修復非常重要。經過工人鈑金之后,原本已近似被壓縮過的車輛外殼,就可以基本恢復原樣,剩下的只是刮膩子、噴漆等瑣碎活。
    記者了解到,那輛經大“手術”的車子共花了3萬多元維修費,如今仍在二手車交易市場等候買家。
    憂心
    隱患不少 安全無保證
    連日來,記者走訪我市多處二手車交易市場,試圖尋找“復活”的事故車。當記者以買家的身份詢問銷售人員時,他們總會拍著胸脯表示,自家出售的車*對不是事故車。
    “他們怎么可能告訴你,告訴你了,你還買嗎?”從事二手車交易多年的李先生向記者透露,事故車進入二手車市場的情況不在少數,而多數買二手車的人并不了解其中隱情。他說,動大手術的二手車,是“誰買誰倒霉”,因為這種車無論從哪個角度來說都有問題。從車輛的堅固程度上來說,大架子和車底盤如果變形要整回來,就必須經過高溫、電焊、強制拉伸等流程,這必然會破壞原車架和底盤鋼材的強度和韌性;經過大修的車不可能達到生產線的強度和精度。
    法規
    事故車難強制報廢
    一輛車發生事故后,如果損毀非常嚴重,是否會強制報廢?某保險公司客服經理介紹,車輛如果發生事故,是否可以報廢通常是由定損員鑒定,對于維修費用已超過車輛價值的,定損員會建議車主報廢。如果車主不愿意報廢,他們會按保險額度進行理賠,超出的維修費,由車主自行承擔。
    記者從市交巡警部門獲悉,由于小型汽車沒有強制報廢年限,因此報廢車主要存在兩種情況,一種是車輛老舊車主自行申請報廢的;另一種是長期年審無法通過的。車輛在發生事故后,是否強制報廢,目前還沒有相應的規定。車輛安全性能是否合格,以年審上線檢測為準。
    辨別
    “望聞問切”四步走
    作為普通消費者,市民如何辨別事故車?市汽車運輸總公司汽車改裝總廠相關負責人張莊嚴表示,市民可采用“望”、“聞”、“問”、“切”,排查車輛是不是事故車。
    所謂“望”就是指查看車輛的外觀是否有異常。主要看車漆以及邊縫是否完好,因為車輛一旦受過撞擊,邊縫會出現褶皺斷裂等情況,所以*一步,繞車一周仔細看一下車漆以及邊縫是否正常,就能初步判斷車輛是否為二手事故車。
    通過“聞”其味是最快速的方法。坐進車內,聞一下是否有車漆的味道或其他異味。如果能夠聞到車漆味,那就說明該車肯定重新噴過漆。
    “問”,就是找專業人士,通過專用電腦設備,查看車輛內置里程實際數字。另外可以看他的車輛保險單,看他的交強險多少錢,是第幾年買的,出過事故的車交強險較貴。有條件的話可去4S店或車管所或保險公司查看有無維修、出險記錄等。
    “切”是指自己動手檢查車輛的各個部分。打開車門,拉下車門原廠密封條,如果發現車門開合異常、密封條松動、焊點粗糙等情況,即可判定二手車肯定有問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