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9年被評為中國農業科學院跨世紀學科帶頭人,2001年主持完成的研究成果“利用基因工程酵母生產植酸酶”獲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牽頭的“飼料用酶技術體系創新及重點產品創制”項目獲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
為防止得病,給飼養的動物喂抗生素;為長得更快,給黃鱔等喂避孕藥……
盡管我國養殖規模居世界首位,但各種動物產品安全、養殖環境污染等問題影響了公眾對食品安全的信息,也制約著我國養殖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在今年的國家科技獎勵大會上,中國農業科學院飼料研究所研究員姚斌站到了領獎臺上,他牽頭的“飼料用酶技術體系創新及重點產品創制”項目獲得了2014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二等獎,這是為了表彰他為我國飼料產業發展、動物產品安全等做出的貢獻。這也是他于2001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后,再次站到了國家科技獎勵大會的領獎臺上。
飼料用酶是應用效果極為顯著的新型綠色飼料添加劑,能顯著提高飼料利用效率、降低氮磷等有機物排放,減少藥物性添加劑的使用,從而實現節約飼料糧、保障環境和動物產品安全,從養殖業源頭——飼料層面解決動物產品安全、養殖環境污染等問題。
據統計,該技術成果推廣應用近八年來,累計生產銷售單酶及復合酶產品20余萬噸,產品已應用于全國80%以上的豬、雞、水產等動物飼料,并節約糧食5000萬噸、磷資源1000萬噸,減少養殖業磷氮等有機物排放1300萬噸。除了在全國31省區上千家飼料及養殖企業推廣應用,還出口歐美等20余個國家。關注山西飼料廠家。 |
|